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cute cystitis

概述

急性膀胱炎(acute cystitis)的多数患者起病急骤,本病以上行感染为主,女性尿道较短,发生率较高。下行性、血源性、淋巴路或邻近病变直接感染者少见。若反复急性发作,应注意有否局部(如膀胱异物等)或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如肾脓肿等)的可能。

本病病理改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以充血、水肿、出血和小溃疡形成为特征。细菌感染者溃疡多较浅,经有效治疗多可完全治愈,急性放射损伤者溃疡较深,重者可致膀胱穿孔。轻度炎症时膀胱容积可无变化,持续炎症刺激时膀胱可挛缩,容积变小。

病因学

膀胱炎由多种因素引起:①膀胱内在因素,如膀胱内有结石、异物、肿瘤和留置导尿管等,破坏了膀胱黏膜防御能力,有利于细菌的侵犯。②膀胱颈部以下的尿路梗阻,引起排尿障碍,失去了尿液冲洗作用,残余尿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③神经系统损害,如神经系统疾病或盆腔广泛手术(子宫或直肠切除术)后,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造成排尿困难而引起感染。

膀胱感染的途径以上行感染最常见。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因女性尿道短,常被邻近阴道和肛门的内容物所污染,即粪便‐会阴‐尿路感染途径。尿道口解剖异常,如尿道口后缘有隆起的处女膜(称为处女膜伞)阻挡或尿道末端纤维环相对狭窄,这些梗阻因素可引起尿道膀胱反流;女性尿道口与阴道口过于靠近,位于处女膜环的前缘(称为尿道处女膜融合)易受污染。性交时摩擦损伤尿道,性交时尿道口受压内陷,尿道远段1/3处的细菌被挤入膀胱;也可能因性激素变化,引起阴道和尿道黏膜防御机制障碍而导致膀胱炎。另外阴道内使用杀精子剂会改变阴道内环境,致使细菌易于生长繁殖,成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男性前列腺精囊炎,女性尿道旁腺炎亦可引起膀胱炎。

病理学

轻度急性膀胱炎仅见膀胱黏膜充血以及分布不均的灶状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的急性膀胱炎则见黏膜的严重充血和水肿,移行上皮增生并可伴有溃疡,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可深达肌层,小血管壁水肿增厚,内皮细胞增生。有的可见小脓肿形成。有的充血与出血很严重,称为出血性膀胱炎,有时可见脓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在黏膜表面形成假膜,称假膜性膀胱炎。当严重的感染、化学性损伤以及放射性损伤累及膀胱血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时,在严重的炎症病变基础上,又有广泛组织坏死,称为坏疽性膀胱炎。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一)尿常规检查

急性膀胱炎(acute cystitis)尿常规检查是最简便而可靠的方法,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检测。尿沉渣内白细胞多明显增加,凡每个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5/HPF)白细胞称为脓尿,约96%以上有症状的尿感患者出现脓尿。尿液可见红细胞增加,有时可伴显微镜下血尿,极少数(<5%)可有肉眼血尿。菌尿,尿蛋白常为阴性或微量。

(二)尿细菌学检查

1.尿液细菌的定量培养

尿路感染的确诊只能建立在尿细菌定量培养的基础上。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时,还必须根据细菌数判断是否有泌尿系感染。检出同一种细菌时,革兰阴性杆菌≥105/ml菌落数(CFU)时可认为是病原菌;菌落数为104~105/ml时为可疑尿路感染,应重复检查;菌落数<104/ml时视为污染;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ml则可视为病原菌。

在下列情况下尿路感染时尿液中细菌菌落数常可≤105/ml或104/ml:尿液因大量饮水而被稀释;应用抗菌药物使尿液中有较高抗生素浓度,细菌受抑制;细菌营养条件要求高,繁殖缓慢。若因菌落数意义不能肯定或培养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应继续送检。

在严格无菌手续下送检膀胱穿刺尿或导尿培养时,无论菌落数多少,均应视作病原菌。尿路感染致病菌大多为大肠埃希菌,但在青年妇女中约25%可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抗生素药敏试验对选择治疗和控制并发的菌血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尿涂片镜检细菌

是一种快速诊断有意义细菌尿的方法。可采用未经沉淀的清洁中段尿一滴,涂片作革兰染色,用油镜找细菌,如平均每个视野≥1个细菌,即为有意义的细菌尿(表示尿液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其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以迅速获得结果,按致病菌染色情况选用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3.化学检查

目前常用的是亚硝酸盐试验,其原理是基于细菌消耗尿中的硝酸盐产生亚硝酸盐,其诊断尿感的敏感性是70.4%,特异性是99.5%,假阴性常常是由于肠球菌感染引起。临床上较常采用浸试条法(亚硝酸盐加上白细胞酯酶测定),作为尿路感染的筛选试验。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急性膀胱炎,需卧床休息,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热水坐浴可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用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等碱性药物,可降低尿液酸度,缓解膀胱痉挛。黄酮哌酯盐(泌尿灵),可解除痉挛,减轻排尿刺激症状。

根据致病菌属,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为广谱抗菌药,对多种革兰阴性、阳性菌均有效,耐药菌株低,是目前治疗单纯性膀胱炎的首选药物。单纯性膀胱炎国外提倡单次剂量或3日疗程,目前采用最多的治疗方案是3日短程疗法,避免不必要的长期服药而产生耐药细菌和增加不良反应,但要加强预防复发的措施。若症状不消失,尿脓细胞继续存在,培养仍为阳性应考虑细菌耐药或有感染的诱因,要及时调整更换合适的抗菌药物,延长应用时间以期早日达到彻底治愈。

预防

要注意个人卫生,使致病细菌不能潜伏在外阴部。由于性生活后引起女性膀胱炎,建议性交后和次日早晨用力排尿;若同时服磺胺药物1g或呋喃妥因100mg,也有预防作用。

来源
中华影像医学·泌尿生殖系统卷(第3版),第3版,978-7-117-29048-7
实用泌尿外科学,第1版,978-7-117-11357-1
检验医学,第1版,978-7-117-10246-9
诊断病理学,第1版,978-7-117-02133-0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