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inus tachycardia

概述

窦性心动过速指窦性心律的频率在成人超过100次/min。窦性心动过速在多数情况下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或绝对增高的结果,例如运动、寒冷或兴奋时,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使用时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贫血、发热时出现,降低交感神经兴奋的措施、停用相关药物或治疗原发病可以改善,不需要针对窦性心动过速进行特殊治疗;也有少数窦性心动过速属于病理性,其中包括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 IST)和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inoatrial reentry tachycardia)。

病因学

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

1.某些生理状况,如运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吸烟,饮酒、茶、咖啡等。

2.某些心内外疾患,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急性心肌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3.由某些药物引起,如β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等)和M胆碱受体拮抗剂(阿托品等)等。

4.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可以是心力衰竭的表现。

窦性心动过速的多数原因是窦房结细胞4期复极加速,通常是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或)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所致。

类型

目前临床上分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和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也可见于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亢、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时。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心率的持续性增快,或心率的增快与生理、情绪激动、病理状态或药物作用水平无关或不相一致,也称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其发生机制不明,可能与窦房结本身的自律性增强,或自主神经对窦房结的调节异常有关。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治疗病因如治疗心力衰竭,纠正贫血、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容量等。

2.去除诱发因素戒除烟、酒、咖啡、茶或其他刺激物(如具有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滴鼻剂等)。

3.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如地尔硫䓬)减慢心率。

4.IST的治疗

(1)药物治疗:IST首选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可选用β2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和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或它们的组合。β2受体阻滞剂对于大多数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IST是有益的,目前是治疗IST的一线药物,但对于迷走神经张力减退的IST疗效不佳。所有上述药物可以中等程度的降低窦房结的发放频率,但长期应用往往效果不佳,或者难以长期耐受。盐酸伊伐布雷定(If电流阻滞剂)已在一些国家上市用于治疗一部分IST。

(2)消融治疗:对于难治性IST患者,导管消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3)消融策略

1)完全窦房结消融:最初在界嵴上端开始消融,逐渐沿界嵴下移至界嵴下1/3,以心率下降超过50%伴交界区逸搏心律为目标。其复发率低,但消融次数非常多,X线曝光时间长,且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和起搏器植入比例高。

2)窦房结改良:由于窦房结起搏点可以很多,常用的方法是对电生理标测发作中或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最早激动点进行消融(最好放置一根10极或20极的界嵴电极导管),标测点的局部激动时间一般较体表心电图P波起始点提前25~45毫秒,消融终点为基础心率下降至90次/min以下,以及在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下窦性心率下降20%以上。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最大心率和24小时平均心率,但对最低心率没有影响。其起搏器植入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3)房室结消融加起搏器植入:在IST的早期治疗中曾采用过,但有些患者在术后仍可能有症状,且对于年轻人来说,代价太高,目前仅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的有严重症状的患者。

4)外科消融:经心外膜途径消融,大约2cm2的窦房结区域被消融,以出现房性或交界区逸搏心律为终点。因其需要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以及有相应的并发症风险,仅于其他方法无效时采用。

目前大多数患者都采用窦房结改良的方法。心腔内超声和三维电标测系统、非接触性标测等可能提高成功率,降低X线曝光时间。其中三维电标测系统可同时显示被标测心腔的电激动和解剖结构两种信息,较心内超声引导更加精确,大大减轻了对窦房结的损伤程度,同时还避免了长时间透视对人体的损伤。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消融的复发率高,再次消融后因合并窦房结损伤、窦性心动过缓而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几率显著增加。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内科学(第9版),第1版,978-7-117-26541-6,2018.07
内科学(上下册)(8年制),第2版,978-7-117-13078-3,2014.11
实用心律失常学,第1版,978-7-117-13769-0,2013.12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