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阴道上皮内病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指存在鳞状细胞异型性且不伴侵袭。以往根据上皮受累的深度将病变分类:VaIN1和VaIN2分别累及上皮的下1/3和2/3,而VaIN3累及上皮的2/3以上,累及上皮全层的原位癌被包括在VaIN3内。2012年,美国病理学家学会和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提出了修正的术语,据此VaIN分为两类:LSIL表示低级别病变,以往称VaIN 1;HSIL表示高级别的病变,以往称VaIN2、VaIN3。VaIN相对少见,没有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或外阴上皮内病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常见,故人们对其疾病进展和自然病程缺乏全面理解。
病因不清,一般认为是由于下生殖道肿瘤有共同的病因,约1/2的VaIN病变存在合并的宫颈或外阴肿瘤。共同胚胎起源的组织易于因类似致癌刺激暴露而形成肿瘤。尤其暴露于HPV似乎能诱导女性下生殖道的所有3个部位肿瘤形成(宫颈、阴道和外阴)。
阴道上皮内病变的治疗强调个体化,应综合考虑病灶情况(范围、部位、级别、数量)、病人情况(年龄、生育要求等)。
1.低级别阴道上皮内病变
VaIN1常自发性消退,没有确定的恶变可能性,可以给予密切监测,也可以选择CO2激光治疗。
2.高级别阴道上皮内病变
应尽早发现并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以降低发展为浸润癌的风险。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50岁以下并希望保留性功能的病人。
1)物理治疗
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是一种常用的局部组织消融技术,尤其适用于病灶小(<1.5cm),阴道顶端病灶以及阴道穹隆广泛的病灶。约1/3的病人将需要不止1次治疗,但这种操作通常耐受良好,愈合令人满意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性功能障碍。疼痛和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阴道镜检查无法完全显示异常上皮整个区域或者怀疑有任何侵袭就不应进行消融治疗。
2)局部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包括咪喹莫特和5-氟尿嘧啶。咪喹莫特:有若干关于局部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VaIN并取得满意效果的小型病例系列研究。在这些报道中不同的咪喹莫特治疗方案使得相当高比例的病人完全缓解,报道的疾病持续或复发率为22%~29%。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局部灼伤和疼痛,但不严重到使得病人终止治疗。基于现有数据,咪喹莫特可能是治疗VaIN的相当有效且耐受良好的局部治疗选择。
5-氟尿嘧啶(5-FU):局部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并发症包括阴道刺激或烧灼感和溃疡形成。外用氧化锌乳膏或凡士林可以作为屏障帮助保护邻近区域避免发生溃疡。局部用雌激素也可能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3)放射治疗
腔内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很少使用,因为单纯切除阴道断端或消融治疗通常能成功治疗,且腔内放疗较其他治疗具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放疗保留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病人、不适合手术的病人或广泛性或多病灶疾病病人。放疗最佳剂量目前还不清楚。腔内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包括阴道萎缩、狭窄和缩短,还可发生肠道和膀胱的变化和诱导绝经。
(2)手术治疗
多用于50岁以上病人,尤其是HSIL或因宫颈癌切除子宫后阴道残端病人。手术方法包括局部切除、阴道部分切除术和阴道全切术。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可有:广泛局部切除导致的阴道缩短或狭窄,甚至腹部操作后严重的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