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lipoma
脂肪瘤(lipoma)是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之一。好发于40~70岁,儿童时期发病少见,发病率无性别差别。其可发生于深筋膜浅层,也可发生于深筋膜深层。发生于深筋膜深层的脂肪瘤可位于肌间,也可位于肌内,甚至邻近骨膜。手足浅表的脂肪瘤很少见,骨内脂肪瘤更是罕见。大部分病例为单发,多发病例不常见,多发脂肪瘤对称分布,好发于肢体的伸侧。脂肪瘤生长缓慢,对邻近的组织推移但不浸润,因此肿物有时长得很大。
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普通单发性的脂肪瘤和12号染色体的重组有关。有时发现创伤后局部有脂肪瘤存在,但创伤是否是引起脂肪瘤发病的因素尚不明确。
1. 普通脂肪瘤
由成熟的脂肪及少量的间质组织组成,是最常见的脂肪瘤。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表现为皮下或深部的质软肿块。
2. 变异脂肪瘤(variants of lipoma)
如血管脂肪瘤(angiolipoma)、肌脂瘤(myo lipoma)、软骨脂肪瘤(chondroid lipoma)等,在临床或病理上与普通的皮下脂肪瘤有所不同。
3. 异位脂肪瘤(heterotopic l ipomas)
此类可能是错构组织,在发生部位上与皮下的脂肪瘤有所不同,如肌内脂肪瘤(intramuscular lipoma)、肌间脂肪瘤(inter muscular lipoma)、腱鞘脂肪瘤(lipoma of the tendon sheath)等。
4. 浸润型脂肪瘤(infiltrating lipomas)
脂肪增生压迫邻近结构,包括弥散型脂肪瘤、痛性肥胖症等。
5. 棕色脂肪瘤(hibernoma)
由棕色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
在大体病理上,脂肪瘤有薄的、完整的包膜,很容易与周围的软组织分离。它常位于皮下、肌肉间等。
在镜下,成熟的纤维组织把脂肪细胞分成小叶状。在高倍镜下,脂肪瘤细胞呈现为圆形细胞,成熟的细胞核位于细胞周边(图1)。行橘红染色后,可见到脂肪细胞内的脂肪滴。脂肪瘤很少恶变为脂肪肉瘤。

图1 脂肪瘤标本的镜下表现
1. X线片上,脂肪瘤与皮下脂肪相比,为放射性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当位于深部肌间隙时,与周围骨骼肌的放射密度呈鲜明的对比,提示脂肪瘤的可能。较大的深部病变可有坏死区,在其周围可见到薄壳钙化。这种钙化除了需与软骨肉瘤的斑片状、无定形的钙化相鉴别,还需与非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样的外周骨的小梁样钙化相鉴别。另外,它与恶性肉瘤如滑膜肉瘤的散在钙化也不同。
2. CT是显示脂肪瘤最好的方法。断面显示肿瘤呈边界清晰、均匀一致、CT值为-80或更低的低密度肿物,这些特点可确诊为脂肪瘤,且不需做活检。加强CT显示肿物无明显增强现象。在透光的低密度区,有时可看到密度增高的区域,使肿物呈不均质的表现。这些区域可能为脂肪瘤内的坏死区,也可能是不同的组织分化区(主要为纤维组织)(图2)。在很少的情况下,也可为脂肪瘤恶变为脂肪肉瘤的区域。在加强CT上,脂肪瘤无强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诊断脂肪瘤。

图2 右肩部脂肪瘤的轴位CT表现,肿物位于三角肌内,CT值与皮下脂肪相近

图3 右肩部脂肪瘤的轴位MRI表现
A.T1加权像显示肿物呈高信号,与皮下脂肪相似;B.T2加权像显示肿物也呈高信号,与皮下脂肪相似;C.T2抑脂加权像可见肿物信号减低
3. 在MRI T1、T2加权像中,与骨髓内的脂肪及皮下脂肪相比,脂肪瘤信号与皮下脂肪的信号相近或稍高,这些特点不像CT图像那样有明确的诊断意义,因为液体、出血及坏死均能显示同样的信号强度。通过“抑脂技术”可以与其他疾病鉴别。用这种方法将肿物与皮下组织相比,如果在T1加权像呈减低的信号,则为脂肪瘤,否则为其他疾病(图3)。
4. 同位素扫描无核素摄取增加。
5. 超声表现:在皮下低回声的脂肪层内见单个或多个回声团,呈纺锤形、椭圆形或团状、类圆形,未见呈分叶状,肿瘤边界清楚,其长轴与皮肤平行,肿瘤内部冋声依肿瘤个数、大小、部位变化很大,呈低回声、中等回声、高回声,未见呈无回声;单发皮下脂肪瘤较大,多见于腹壁、胸壁、腰背部、肩部、颈部,内部回声以低回声占多数,与周围正常脂肪组织差异不明显,纺锤形或椭圆形,长径和厚径比值>2∶1,外周多有一强回声边(包膜),内部可见短线状、线状强回声;多发者瘤体较小,常呈对称分布,多见于腰背部、四肢,较一般脂肪瘤硬,肿瘤多呈高回声与周围正常脂肪组织有明显差异,团状或类圆形,长径和厚径比值>1∶1,可见较弱侧壁声影,内回声较均匀,也有可见短线状、线状强回声;所有肿块后方回声无增强,肿块周边及内部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或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图4)。

图4 脂肪瘤超声影像学表现
脂肪瘤一般无自觉症状,如无碍外观与功能,可不治疗。对较大的脂肪瘤,尤其出现囊肿样变,神经卡压或有碍行动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几乎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有包膜的病灶尽量连同完整的包膜切除,脂肪瘤浅面的皮肤在切除时可保留,经分离后直接拉拢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