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ityriasis versicolor
中文别名 :花斑癣;汗斑
花斑糠疹(pityriasis versicolor)既往称花斑癣、汗斑,是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引起的表浅感染。
易感因素:易感或使其加重的因素。
1.外因
高温、高湿,衣服封闭,热带国家居民喜用棕榈油或其他脂类物质涂沫身体,可促发菌体形成。
2.内因
有阳性家族史,多为一级亲属患本病,属多基因遗传。油性皮肤,多汗症或多汗,免疫功能受损,如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其他,如肾上腺切除术、库欣综合征、糖尿病、妊娠妇女、营养不良、严重烧伤、服避孕药等。
目前认为,花斑癣并非具有接触传染性,人体皮肤带菌不一定发病,但易感者只要促发因素存在即可发病。
白色花斑癣很像白癜风或白色糠疹,但为糠秕马拉色菌引起,可能由于此种微生物的产物或其释放的酶,促使表皮的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链键被氧化成二羟酸类(dicarboxylic acids)化合物,可以抑制酪氨酸酶及损伤黑素细胞而使色素减少。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黑素体比正常小,而且黑素体不能正常地传递给附近的角质形成细胞而使角质形成细胞中黑色素不多。
马拉色菌属嗜脂酵母菌,是常见的人体寄居菌,引起花斑糠疹的病原真菌主要为球形马拉色菌(Malasseziaglobosa)。发病与高温潮湿、多脂多汗、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亦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病原菌寄生于表皮角质层内,刮取患处碎屑置玻片上,加一滴10%氢氧化钾溶液,即可在显微镜下查见大量菌丝及成群孢子,菌丝型病原菌被称为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在含脂培养基上,可培养出奶油色圆形菌落,再接种于其他培养基而长出酵母菌样球形细胞及短粗菌丝,此种酵母菌相被称为轮匝状(环状)糠疹癣菌(P.tyrosporon orbiculare),有人也培养出嗜脂性酵母样菌而称卵状糠疹癣菌(卵圆糠疹孢子菌,p.ovale),现在被人认为同菌异名。近年来对花斑癣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皮损处鳞屑直接镜检可见成簇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和短粗、两头钝圆的腊肠形菌丝。标本在含植物油的培养基上37℃培养3天,有奶油色酵母菌落生成。Wood灯下皮损呈黄色或黄绿色荧光。
1.常规治疗方法
先搽40%硫代硫酸钠溶液,稍干后再搽4%稀盐酸溶液,每日1次。5%~10%硫磺软膏亦有效。50%丙二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常规用抗真菌药物包括咪唑类、三唑类及丙烯胺类剂,一般外用其霜剂或溶液,如2%克霉唑霜(克霉唑)、2%双氯苯咪唑霜(咪康唑,达克宁)、1%皮福唑霜(联苯苄唑,美克,孚琪,必伏)、1%特比萘芬霜(兰美抒)等,每日1~2次。外用香波类起泡沫的溶液比霜膏剂更易涂遍全身,常用的 硫化硒香波(希尔生)、吡啶硫代锌、2%酮康唑香波(采乐)等,用长柄刷涂擦以产生泡沫,几分钟后再淋浴,每晚1次,连用2周,效果很好。
2.治疗难点
花斑糠疹发病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虽然治疗有效,但治愈后第1年复发率为60%,第2年复发率为 80%。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或减少促发因素外,定期用药可减少复发。而对长期稳定的色素减退斑,表面无鳞屑、反复真菌镜检和培养阴性者为炎症后色素减退斑,无需再用抗真菌治疗。
3.新治疗方法及新药
口服抗真菌药物有咪唑类(酮康唑,氟康唑)及 三唑类(伊曲康唑,美扶,易启康)。
(1)药理:咪唑、三唑类药物对将羊毛甾醇转化为14-去甲基羊毛甾醇的C-14去甲基化酶有较强的亲和性,能抑制该酶的催化活性,该酶失活将使麦角固醇合成受阻。麦角固醇的前体成分14α-甲基化固醇如羊毛固醇大量积聚,真菌的生长及形态发育均遭停滞,由于膜脂质的改变导致膜的固相液相镶嵌结构紊乱,致膜流动性障碍,与膜结合的多种酶也遭损伤,麦角固醇缺失还导致菌形态异常,蛋白质合成紊乱使细胞长期停滞于G1期中。伊曲康唑对人细胞色素P450的亲和力比酮康唑低,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的亲和力比酮康唑强,即伊曲康唑比酮康唑更安全。氟康唑对真菌P450的作用强度较对哺乳动物高10 000倍,具有高度选择性,且水溶性好,可口服或静脉注射。
(2)临床应用:对皮损面积大、严重而单独外用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1次顿服氟康唑(400mg)。或内服伊曲康唑,200~400mg/d,治疗应坚持到真菌培养阴性为止,以后可改为每月1次服低剂量(200mg)伊曲康唑,每周用采乐洗1次,或每月外用5天联苯苄唑霜,保持培养阴性状态就可能防止复发。
(3)注意事项:①伊曲康唑为脂溶性,牛奶送服或在进餐时及餐后服药有利于吸收,提高生物利用率。该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消化道不适,但长期(30天以上)、大剂量(400mg/ d)服用时应监测肝功能。②酮康唑内服对本病亦有效,但少数病人可出现肝酶升高等副作用,一般不作为常规使用,必要时应在严格监测肝功能情况下慎用,有肝病史者禁用。③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可特异性地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角鲨烯堆积于膜内,导致胞膜及胞内膜脆性增加破裂。该药不能经汗腺分泌,故口服特比萘芬对花斑糠疹无效,但外用特比萘芬霜或溶液有效。
患者应勤洗澡、勤换衣物,内衣应煮沸消毒。本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可选用抗真菌外用制剂,如酮康唑霜、咪康唑霜、克霉唑霜等,疗程2~4周。2%酮康唑洗剂、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2.5%二硫化硒外用也有效。皮损面积大、单纯外用疗效不佳者可口服抗真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