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对草快、克芜踪,自从1962年由英国研发,作为除草剂应用于农业以来,由于它与土壤接触后迅速灭活,无大气污染和残留,对周围环境无害,迅速在全球多个国家注册使用,现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除草剂。百草枯属于联吡啶类,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百草枯对人毒性作用极大,且无特效解毒剂,对常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国外报道死亡率为40%~50%。自1982-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共收治百草枯中毒超过50例,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救治成功患儿仅10余人,病死率超过80%。由于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处理较为棘手,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已引起医务工作者广为关注。
病史:男孩,10岁,误服百草枯农药3小时,为20%百草枯原液约15~30ml,服后及吐出少量淡蓝色液体,家属发现后立即送往当地诊所,就诊途中患儿自诉胃部不适,无口吐及呼吸困难,意识状态可, 约10分钟后到达,立即给予患儿洗胃至澄清,给予静点维生素C,同时转至我院就诊。
查体:T 36.4℃,P 93次/分,R 28次/分,BP 103/67mmHg,体重32kg,未吸氧下经皮血氧饱和度98%,现神清,状态可,可正常对话,咽赤,咽反射正常,口腔黏膜及下颚处可见破溃,呼吸平稳,节律规整,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不胀,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肢温, CRT 2秒。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谷丙转氨酶63U/L,谷草转氨酶102U/L,总胆红素88.4μmol/L,直接胆红素44.5μmol/L,间接胆红素44.1μmol/L,尿素11.81mmol/L,肌酐75.3μmol/L,肌酸激酶664U/L,肌酸激同工酶122U/L。血气离子分析:pH 7.55,PO289mmHg,PCO228mmHg, K+3.3mmol/L,Na+134mmol/L,Ca2+1.96mmol/L, BE 3.1mmol/L。血糖5.4mmol/L,血乳酸1.7mmol/L。胸部正位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强。血常规及DIC结果无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百草枯中毒。
1.清除毒物、促进排泄 入PICU后给予泥浆水洗胃至清亮为止,硫酸镁及甘露醇导泻,静点葡萄糖及维生素C促进毒物排泄,碳片口服吸附毒物。
2.对症支持疗法 给予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注意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
3.血液灌流第1天4次,每次间隔6小时,第2 天3次,第3天3次,第4天2次,第5天1次,每次持续时间2小时。住院治疗16天,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