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CO)又称煤气或瓦斯。若人体吸入CO浓度高,使机体器官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轻者头痛、恶心,重者眩晕、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称CO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严重者可危及生命,CO中毒在我国北方小儿意外中毒中较为常见。
凡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均可产生CO。小儿CO中毒多发生在冬季,因家庭取暖用煤炉、烧煤,当煤以及其他燃料燃烧不完全或烟道堵塞,夜晚门窗紧闭而排烟不畅使室内CO含量增高,或家中煤气管道破裂、泄露等,当吸入气中CO含量达0.04%~0.06%时即可引起中毒。据报道近年因使用燃气热水器引起CO中毒所致缺氧窒息死亡的病例也时有发生。现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直排燃气浴用燃气热水器。
CO中毒的预后决定于早期发现和及时的救治。
患儿,男,8岁。家住沈阳市郊,2008年寒冬患儿与其祖父同居一室内,夜间封火炉入睡,凌晨5点住在隔壁之父喊其子乘车到市内,呼之不应遂破门而入,发现其父倒在地上,述头痛眩晕、乏力,其子面色潮红、呼吸微弱,立即呼叫邻里打开门窗,并将祖孙两人移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待120急救车到达后,转送我院急诊科后,患儿收入PICU。
体格检查:T 37.4℃,P 100次/分,R 30次/分, BP12/7.5kPa(90/56mmHg),患儿嗜睡,呼之不应,面色潮红,口唇樱红,心搏缓慢无力,肺无啰音,针刺下肢肢体轻微屈曲,双膝腱反射弱,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示碳氧血红蛋白(HbCO)占35%。
入院诊断:一氧化碳中毒(中度)。
1.CO中毒的急救关键是在现场立即打开门窗,使室内通风,迅速将患儿移出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使其平卧,气道通畅,解开领扣,松解腰带,并注意保暖。呼吸减慢或停止者,应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该患儿到院时,呼吸每分30次,故立即行面吸氧(FiO260%~65%),促使HbCO解离,加速CO排出。
2.静脉点滴维持液,为防治脑水肿,给予20%甘露醇,每6小时一次降颅压,同时给予呋塞米10mg,每天2次。
3.为降低应激反应,减轻毛细血管渗漏,减轻脑水肿,给予甲强龙,每次50mg,每天2次,与甘露醇合用防止脑水肿。
4.促进脑细胞恢复,给予奥德金及申捷营养脑细胞。
经上述治疗1天后患儿清醒,2天后复查碳氧血红蛋白正常,住院7天后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