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危重患儿抗生素的应用
病例 危重患儿抗生素的应用
作者
刘春峰;袁壮
案例诊断
急性重症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Ⅱ型呼吸衰竭
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医疗保健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过去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一些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如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最重要疾病。在我国,每年仍有10多万婴幼儿死于肺炎,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除肺炎以外,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胃肠道和尿路感染仍是临床上经常见到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我国儿科危重症大部分为感染性疾病,其中细菌性感染占很大比例,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我院PICU统计资料表明,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所致死亡之比约为5∶1。此外,在重症患儿救治过程中,亦面临着继发感染、双重感染和院内感染等问题。因此,抗生素的正确和合理使用,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病历摘要

患儿,女,15个月。6天前始出现咳嗽、喘,2天后发热,体温38~39℃,当地医院诊断“肺炎”,予先锋Ⅵ号静点抗感染治疗3天效果不佳,咳、喘重,热不退。入院前出现一次呼吸暂停,持续约20秒,经拍打、吸痰、吸氧后呼吸恢复,急转我院。

体格检查:T 38.3℃,P 180次/分,R 60次/分, BP 12/7kPa(90/53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呼吸急促,烦躁,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球结膜轻度水肿。口周发绀,鼻扇明显,三凹征阳性。咽充血,双肺可闻及较密集细湿音,心音有力,律正,180次/ 分,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大肋下3cm,剑突下2cm,质Ⅰ°,四肢末梢稍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5.4×109/L,RBC 4.94×1012/L,Hb 125g/L,N 0.84,L 0.11,PLT 378×109/L;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模糊,有小点片影;血气:pH 7.456,PCO26.4kPa(47.8mmHg), PO29.1kPa(68.3mmHg),32.1mmol/L,BE+4.0mmol/L;肺炎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IgM均阴性;病毒学检测:RSV、ADV、Inf、CMV血清IgM抗体均阴性。

入院诊断:急性重症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Ⅱ型呼吸衰竭。

治疗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随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蒸馏水20ml+庆大霉素2万U+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2mg,每次15~20分钟,雾化后15分钟吸痰,每天2次。

2.镇静、吸氧

通过鼻胃管注入5%水合氯醛镇静,氧气涵吸氧,氧流量为2~5L/min,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以保持氧饱和度在90%~98%为宜。

3.针对心力衰竭治疗

给予地高辛静脉注射,饱和量后改维持量强心,同时予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由于心力衰竭控制不理想加用卡托普利口服减轻心脏后负荷。

4.痰培养

入院后即用密封管负压吸痰送细菌室做痰培养及药敏以指导治疗。

5.控制感染

选用舒普深抗感染100mg/(kg·d),每天3次静脉侧管,用4天后病情缓解不明显,根据痰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属产超广谱耐β-内酰胺酶菌(ESBLS),仅对泰能、氯霉素敏感,遂改泰能25~50mg/(kg·d)每天2次,2天后烧退,肺部水泡音明显减少,呼吸困难减轻,心力衰竭得到控制,治疗3周后痊愈出院。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危重患儿的机械通气策略 下一篇:病例 危重患儿胃肠道外营养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