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起搏是以电流刺激心脏引起心脏收缩,以治疗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的措施。起搏器(pacemaker)是产生脉冲电流以刺激心脏引起心脏收缩的装置。根据人工起搏器的功能可将起搏器分为临时起搏器及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是一种非永久置入的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急性、可逆的、过缓性心律失常,操作简便,可迅速有效地缓解心律失常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一旦心律失常的病因及(或)诱因去除,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即可撤去临时起搏。如心律失常持续不消失,则改用永久性起搏。另外,根据起搏电极放置的位置可分为内起搏和外起搏。内起搏又可分为心内膜起搏及心外膜起搏。人工起搏还可以根据电极的设计分为单极起搏及双极起搏。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它在抢救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心律失常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人工起搏器的最主要适应证之一是治疗严重的过缓性心律失常。外起搏器由于所需的电流较大,可引起骨骼肌收缩、皮肤烧灼及疼痛,因而目前已很少应用。心外膜起搏的电极需开胸才能放置,因而只适用于心脏直视手术时安装。心内膜起搏是将电极通过血管插入心内膜,然后通以电流,引起心脏除极,它是最常用的人工起搏方法。
患儿,女,9岁。4天前患“感冒”,鼻塞、流涕,3天前于蹲位突然站立时自觉头晕而后晕倒,当时神志不清、四肢强直,持续5分钟后缓解。否认既往晕厥及活动受限病史。
体格检查:T 36.4℃,P 40次/分,R 20次/分, BP 14.6/6.7kPa(110/50mmHg),神志清,反应佳,呼吸平稳,面色略晦暗,心尖搏动明显,心率40次/分,律齐,心尖部及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间亢进(大炮音)。腹软,肝脾不大。
辅助检查:心脏彩超示左室大、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心电图:Ⅲ°房室传导阻滞,室率40次/分。心肌酶谱无明显增高。
入院诊断:Ⅲ°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
1.急入PICU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尤其严密监测心电改变,给予异丙肾上腺素0.1~0.25μg/(kg·min)持续静脉点滴,并予阿托品0.01mg/(kg·次),每天3次口服提高心率;请循环专业医师会诊协助诊治。
2.给予16-二磷酸果糖及能量合剂营养心肌,患儿卧床,减少搬动或不必要的活动;查血气及离子情况,尤其警惕离子紊乱的发生。
3.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使用异丙肾及阿托品后心率最初可升至50~60次/分,但维持效果不佳,入院后又多次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于入院后9天施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4.安装步骤见后。
5.术后心电监护,HR一直保持在60次/分,患儿无明显自觉症状,一直未再发生阿-斯综合征,拍胸部X线片证实电极未发生移位。住院20余天后出院,随访观察起搏器一直工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