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感染性休克
病例 感染性休克
作者
李玖军
案例诊断
重度脓毒症;脓毒性休克;MODS;重症腹泻病;下颌部蜂窝组织炎
导读

自从SIRS、sepsis、septic shock和MODS的相关定义明确以后,医务人员不但在休克的致病机制上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在临床防治方法上进行了更广泛的探索和创新,对病因防治和各个发病环节的干预有了更清晰的、更系统的思路,促使临床医生对休克有更早的诊断和干预意识,明确了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感染病原体中细菌和非细菌均可导致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增强了对器官功能的保护意识及对MODS防治意识,使得小儿休克和MODS的病死率在近10年有了一定的下降。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或脓毒症休克,过去亦称中毒性休克,系指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炎症反应而引起的休克,是临床上常见而病死率又较高的休克。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大量繁殖并释放各种毒素,或通过激活和生成各种生化因子进入血液,或者非感染性炎性相关性疾病通过疼痛、应激、药物诱发、释放组织坏死因子或溶解产物等,激活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过程(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损伤毛细血管上皮而损害了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平衡机制,甚至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引起感染性休克,继而损伤组织细胞,导致各种器官功能障碍。

病历摘要

患儿,男,7个月。急性起病,腹泻5天,嗜睡2天。2011年10月28日起,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天排稀便3~4次,偶有干呕,食欲差,低热,于诊所应用红霉素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2011年10 月31日,患儿出现嗜睡,对刺激反应差,且出现双侧腮部肿大。当地医院诊断“重症小儿腹泻病、脱水”,给予补液、炎琥宁治疗,患儿精神状态差,超声检查显示双侧腮腺肿大,转来我院,急诊以“病毒性脑炎?腮肿原因待查”收入。

体格检查:T 38.6℃,P 180次/分,R 65次/分, BP 65/40mmHg,SPO290%,体重9.0kg。状态极差,嗜睡状态;面色灰,呼吸急促,口唇稍绀;周身皮肤发花,面部及周身皮肤可见散在红色充血皮疹,压之褪色,未见淤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 1.5mm,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双下颌肿胀明显,边界不清,双侧腮腺管口无红肿溢脓,无波动,较硬,以右侧为著。鼻扇及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小水泡音及痰鸣音。心音低钝,律齐,心率180次/分,腹部膨隆,肝大右肋下5.0cm,剑突下4.0cm,质Ⅱ度。脾肋下2.0cm。颈强(-),布氏征(-),凯尔尼格征(-),巴氏征(-)。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减低,末梢凉,CRT 7秒,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辅助检查:WBC 20.6×109/L,N 0.96,L 0.03,血型A,Hb 120g/L。CRP 59.6mg/L,白蛋白28g/L。血气分析示:pH 7.34,PaO2100mmHg,PaCO227mmHg,K+4.0mmol/L,Na+126mmol/L,Ca2+0.43mmol/L,BE-9.8mmol/L,血糖9.8mmol/L,血乳酸2.5mmol/L,CVP 5cmH2O。

入院诊断:重度脓毒症、脓毒性休克、MODS、重症腹泻病、下颌部蜂窝组织炎。

治疗措施

1.2011年10月31日12:40,患儿入院后病情危重,处于休克状态,立即给予第一剂生理盐水20ml/kg扩容,10分钟内输入,BP 80/40mmHg,中心静脉置管示CVP 5cmH2O,血压仍低。12:50给予第二剂生理盐水扩容20ml/kg,10分钟内输入,13:00患儿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下颌呼吸明显,并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四肢抖动”,持续约30秒钟,随时有呼吸骤停的危险,故予地西泮2.0mg镇静后,气管插管,纯氧抱球,吸痰,见有少许鲜红色泡沫血性痰(考虑有肺出血),连接机械通气,初调呼吸机参数:FiO20.5,PIP/PEEP 28/8cmH2O,Psup 8cmH2O,VR 25次/分,1分钟后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76%,故调整呼吸机参数:FiO21.0。同时给予第三剂生理盐水扩容20ml/kg,10分钟内输入。心电监护示:心率167次/分,Bp 101/51mmHg,CRT 5秒,中心静脉置管示CVP 10cmH2O,考虑患儿血压、血氧、中心静脉置管CVP基本正常,故13:15将第三剂盐水20ml/kg改为30分钟内输入。14:00患儿血压90/50mmHg左右,给予生理盐水维持静点。14:20~14:30患儿血压在89/47~107/52mmHg左右徘徊不稳,故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10μg/(kg·min)。加用白蛋白10g,丙种球蛋白400mg/kg。1515血气离子分析(股静脉血):pH 7.15,PaO238mmHg,PaCO231mmHg,K+3.3mmol/L,Na+137mmol/L,Ca2+0.97mmol/L,BE-13.4mmol/L,SvCO260%,血糖7.0mmol/L,血乳酸1.8mmol/L,提示患儿代谢性酸中毒明显,给予碳酸氢钠25ml加5%葡萄糖50ml纠正酸中毒一次10分钟静点。15:40患儿血压逐渐平稳,血氧平稳,P 140次/分左右,Bp 95/45mmHg左右,RR 33次/分(VR25次/分),SpO298%左右,中心静脉CVP 8~10cmH2O,故呼吸机参数调整为:FiO20.45,PIP/PEEP 24/4cmH2O,Psup 8cmH2O,VR 25次/分。16:00复查血气示:pH 7.40,PaO2207mmHg,PaCO227mmHg,K+3.6mmol/L,Na+133mmol/L,Ca2+0.72mmol/L,BE-7.1mmol/L,血糖8.4mmol/L,血乳酸1.9mmol/L。代酸有所好转。

2.整个抢救过程中,除静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感染,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外,加用甲泼尼龙静点减轻炎症反应,病情逐渐平稳。2天后血培养结果回报: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药敏试验示头孢类、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下一篇:病例 过敏性休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