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
病例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
作者
吴保敏
案例诊断
金葡菌化脓性脊髓炎(T10~L2为著);椎骨骨髓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导读

化脓性脊髓炎系脊髓的化脓性感染,常为身体其他部位感染通过不同途径侵入脊髓所致,婴幼儿患本病主要为血行播散,临床特征为全身中毒症状及脊髓部分或完全性横贯性损害。

病历摘要

患儿,男,22日龄,1990年1月来门诊。患儿已病10天,病初精神萎靡,吃奶少,不确定是否发热,未测温,来门诊前3天体温升高在38~39℃之间,用过感冒药及退热药。用药后体温有所下降;同时双下肢运动不灵活,左侧重于右侧;左侧腹壁起包,经检查此软包为局限性腹肌麻痹,笔者立即想到以前看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患儿。此征是本病的重要体征。另外文献曾有新生儿患脊灰的报道,故此想到此儿需除外脊灰,便让家人抱小儿到传染门诊会诊。传染科很慎重,又请一位老医生会诊,最后把患儿收到传染病房治疗观察,4天后因患儿病情继续进展,瘫痪加重,腹壁又起一小包,故排除脊灰转回儿科病房。患儿为第2胎,足月,自然分娩,顺产,无窒息。生后10天因起“马牙子”用未消毒的缝衣针扎过。(“马牙子”系胚胎时残留的上皮珠,重时齿龈上形成白色物,妨碍吃奶,不用处置,可自行脱落)

体格检查:患儿一般状况及反应尚较好,哭声响亮,体温36.2℃,身长54cm,体重4000g,头围37cm,前囟2.0cm×2.0cm,平坦,无波动,颅缝无开大;心肺无异常,脐部干燥无分泌物;腹壁左侧有3.0cm×3.0cm隆起,右侧有7.0cm×7.0cm隆起,为限局性腹肌麻痹;无面瘫,双上肢运动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肌肉松弛;针刺脐以下部位无躲避及啼哭反应,提示T10以下痛觉消失;双膝腱、跟腱反射及中下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引不出,病理征阴性;膀胱充盈,尿潴留。

辅助检查:外周血WBC 37.2×109/L(传染科),本科复查血WBC 19.2×109/L,白细胞分叶0.95,淋巴细胞0.05。结合扎“马牙子”历史,椎管内感染可能性大,首先应该做腰穿,腰穿进针顺利,但无CSF流出,用注射器抽取CSF为黏稠脓性,血及CSF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先拍脊柱正侧位片,见T10~L2椎间隙变窄,椎体结构未见破坏。全脊柱MRI扫描(图1),矢状面显示T10~L2平面范围内脊髓增粗,T1WI比其他段脊髓信号稍低,T2WI比其他段脊髓信号稍高,蛛网膜下腔信号不匀,本段椎体与其他椎体平面相比信号低,呈黑灰色。

图1 全脊柱MRI扫描

诊断:金葡菌化脓性脊髓炎(T10~L2为著);椎骨骨髓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治疗措施

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及鞘内注射(5次),并用支持疗法,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双下肢瘫及腹肌麻痹无好转,住院20天,放弃治疗,自动退院。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疗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小儿脊髓空洞症 下一篇:病例 皮肤色素失禁症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