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cient ishemic attacks,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动脉系统短暂性的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脑组织及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临床表现突然发病,几分钟~几小时的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
TIA在成年人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基础上,由下列一种或几种触发因素作用下,如微栓塞、小动脉痉挛、心功能障碍、头部血流的改变和逆流、血液成分的改变等引起的。有一部分患儿未见有上述因素而发病,有些学者认为这部分患儿的病变可能位于脑微循环系统中,由脑微循环障碍而引起本病。直至目前有关TIA发病的病因、病理仍存在分歧。根据我国六城市调查材料,TIA患病率180/10 万,小儿少见。病因多为脑血管痉挛,儿科神经病房5年中仅见3例。
临床常将TIA分为两类:
1.颈内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为对侧单肢无力或不完全偏瘫。感觉障碍多为对侧感觉异常或减退。优势半球受累时可出现感觉性或运动性失语,病变侧眼动脉缺血可出现同侧单眼一过性黑蒙,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所特有。
2.椎-基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有眩晕,很少伴有耳鸣。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平衡障碍、言语讷吃、吞咽困难等。可见一侧颅神经麻痹伴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为一侧脑干缺血的典型表现。少数者可有跌倒发作,即两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意识清楚,常可立即自行站起。此发作可能是脑干内网状结构缺血的结果。还有一种少见的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多认为这是累及边缘系统重要部分颞叶海马回或穹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主要针对病因加以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如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合用。还有抗凝治疗及中医中药、活血化淤通经活络。
患儿,女,12岁。突然头晕、复视、说话吐字不清伴走路不稳6小时来诊。病前1天玩耍中不慎跌倒,双膝着地,无任何损伤,无关节痛及活动受限。来诊前6小时突然头晕,视物成双影模糊不清,说话吐字不清,四肢无力,走路步态不稳。不伴耳鸣,发病后呕吐3次,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无神志不清及抽搐。否认既往头痛及中耳炎史。
体格检查:T 36.7℃,P 84次/分,R 28次/分,Bp 12/8kPa(90/60mmHg);发育营养佳,神志清,步态欠稳。内科系统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WBC 13.2×109/L,EEG广泛轻度异常,TCD(脑血流图)未见异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
入院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入院后常规给予B族维生素B1、B6、B12口服,同时静脉滴注10%葡萄糖300ml加青霉素320万U及能量合剂静脉滴注;入院后10余小时,上述症状消失,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