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肺炎支原体脑炎
病例 肺炎支原体脑炎
作者
袁壮;刘春峰
案例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脑炎;脑水肿
导读

近20年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已成为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占肺炎患儿的13.9%~30%,5岁以上儿童可达50%以上。

临床研究表明,MP也是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与系统损害的重要原因,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黏膜、肌肉和关节等损害和疾病都与此感染有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中神经系统损害是MP所致肺外并发症中最常见的类型。研究证实,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与MP感染有关,如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横断性脊髓炎、周围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脑梗死等。此外,共济失调、手足徐动症、精神病、偏瘫、颅神经麻痹、复视等都证实可与MP感染有关。在这些损害中以脑炎最常见,据统计在所有MP感染中神经系统受累者占0.1%,而在住院的MP感染中可高达7%。国内范永琛等于1995—1996年报道,MP感染患儿中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占2.6%~4.8%。作者所在中国医科大学二院呼吸急救儿科对1997—1999年住院264例MP感染患儿统计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占8.3%。国外有报告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中与MP感染有关者达5%~10%,病死率高达10.3%,约20%~30%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提醒临床医生遇到神经系统疾病时要将MP感染作为一个重要病原,并注意检测MPIgM抗体。

肺炎支原体脑炎是MP所致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小儿尤为重要,脑炎可以是播散性,也可为局灶性,甚至可表现出嗜睡性脑炎的症状,也可出现小脑或脑桥受累为主的症状,少数病例还可引起脑积水,脑炎有时还可能反复出现。因此,MP脑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应注意仔细检查,及早作出准确诊断与恰当治疗。

病历摘要

患儿,男,12岁,因发热1周、嗜睡1天、抽搐1次,由院外急诊来院。患儿于1周前无诱因发热高达38~40℃,病后无咽痛,轻咳,无腹泻,但有头晕、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去当地医院诊断感冒,静脉滴注磷霉素3天,服琥乙红霉素1天。2天前患儿仍发热不退,胡言乱语,一天前嗜睡,次日早晨去某市医院就诊时突然抽搐,双眼上翻,口吐沫,四肢抽动,经当地医院灌肠后抽搐停止,由120救护车送至我院。既往健康,无抽搐病史。

体格检查:T 39.9℃,P 152次/分,R 20次/分,Bp 22/14kPa(165/98mmHg),体重35kg,意识不清,压眶有反应,呼吸平稳,无发绀,双瞳孔散大(D= 5mm),右略大于左,光反应迟钝,球结膜轻度水肿,肺内有干鸣音,心律正,无面瘫,咽反射存在,双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颈强直明显。

辅助检查:WBC 9.6×109/L,N 0.73,L 0.27;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强,右下片影;MP-IgM为1∶40。

入院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脑炎?脑水肿。

治疗措施

1.急诊收入PICU行生命体征监测,显示:T 39℃,P 150次/分,Bp 21/13kPa(158/98mmHg)。

2.头罩吸氧,吸入氧浓度35%。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5%葡萄糖500ml,加入红霉素0.6g静脉滴注,维持液250ml,每天一次。

4.静脉推入20%甘露醇180ml,每12小时一次。

5.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示蛋白0.5mg/L,糖2.8mmol/L,氯化物112.9mmol/L,细胞数100×106/L,N 0.70,L 0.30。

6.入院24小时内抽搐2次,再次检测血MPIgM为1∶160,脑脊液MP-IgM为1∶40,拍胸部X线片显示右下有模糊片影,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脑炎、颅高压、脑水肿,加用阿奇霉素0.25g每天一次口服。

7.经降颅内压、5%水合氯醛25ml注肛镇静止抽搐,入院48小时后四肢仍有小抽动,处浅昏迷状态,经鼻饲牛奶每次200ml,每6小时一次,控制出水量大于入水量,但仍高热。

8.加用地塞米松1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患儿仍抽搐不止,加用卡马西平0.2g每天服2次。入院第6天左上下肢活动失灵,MRI显示脑内见弥漫性脑水肿改变,右侧颞叶、内侧及两侧基底节可见模糊高密度影,符合支原体脑炎并出血及梗死改变。

9.入院10天后热退,抽搐次数逐渐减少,意识转清,住院4周出院。但左肢体仍活动不灵。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病毒性脑炎 下一篇:病例 结核性脑膜炎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