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病例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作者
吴捷
案例诊断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慢性浅表性胃炎
导读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又称Peutz-Jeghers综合征(P-J综合征),是消化道息肉中较少见的病因之一。具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特点,即皮肤色素沉着,尤以口唇、口腔黏膜黑色素斑沉着为其突出的临床特征,95%以上合并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临床医生因不认识本病,容易误诊。

病历摘要

患儿,女,8.5岁,因“间断腹痛1年,加重伴呕吐2周”入院。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绞痛,呈阵发性,可忍受,约30分钟自行缓解,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加重,无法忍受,左下腹出现约3cm×4cm包块,约12小时后腹痛自行缓解,包块消失,同时伴呕吐4~5次,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天晚上排少量黑便。在外院行腹部彩超提示左下腹肠管扩张。患儿1岁左右口唇开始出现棕褐色颗粒沉着,并逐渐增大增多,其后面部及指、趾末端也出现类似紫黑色沉着。其父因“肠癌”去世,但无色素沉着。

体格检查:发育欠佳,营养差,消瘦,中度贫血貌,口唇、口腔黏膜及牙龈有紫色色素沉着,指尖及趾尖有紫黑色点状色素沉着。腹软,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1%,淋巴细胞百分比42%,中性粒细胞计数3.3×109/L,血红蛋白74g/L,血小板390×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64f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2.3%。便常规正常。贫血系列:铁蛋白1.3ng/ml,促红细胞生成素186.2mIU/ml,维生素B12>215pg/ml,叶酸7.3ng/ml。尿常规正常,血幽门螺杆菌(-),CRP 1.66mg/L;免疫球蛋白:IgA 0.966g/L,IgM 0.637g/L,IgG 3.42g/L;ASO<25IU/ml。肝肾功能正常。胃镜下所见:胃体前壁可见2枚带蒂息肉,大小约1.0cm×0.6cm;十二指肠球部可见一带蒂息肉,大小约2.0cm×2.5cm,球后可见一息肉,大小约0.5cm×0.6cm。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上消化道多发息肉。

入院诊断: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措施

患儿入院第三天再次剧烈腹痛伴频繁呕吐,腹部超声提示肠套叠,行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3天后出院。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 下一篇:病例 热性惊厥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