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婴儿肝炎综合征
病例 婴儿肝炎综合征
作者
张惠;吴捷
案例诊断
婴儿肝炎综合征
导读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简称婴肝征,为婴儿期的常见病。临床具有下列四大特点:①于婴儿期(包括新生儿)发病;②伴有肝细胞性黄疸(血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值均异常升高);③病理性肝脏体征(肝脏质地变硬、肝脏体积异常增大);④血清丙氨酸转氨酶(sALT)异常增高。凡具有以上四大特点的任何疾病均可称为婴肝征,明确诊断后就不再称婴肝征。此外,常并发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K缺乏、血清铁和锌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等。造成婴肝征的病因复杂繁多,主要有感染、遗传性代谢缺陷、肝内外胆管及间质发育障碍和其他如血液系统疾病等。临床以感染常见,尤以巨细胞病毒感染占首位。尽早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因其病因不同治疗原则不同,如肝外胆道梗阻最好在生后2个月内手术,否则预后不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预后与其就诊早晚和病变情况及病因有密切关系。除非胆道闭锁,一般于生后1个月左右及时确诊,治疗原发病、利胆、对症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预后均较好。就诊晚者,特别是黄疸持续加重、白便,逐渐出现腹胀、腹水者预后不良。

病历摘要

1.病例1

患儿,男,2个月。因皮肤黄染1.5个月住院。生后3~4天皮肤发黄,持续不退,近7天黄加重,尿色黄染尿布,大便色淡黄,病后无发热,体重1个月增加0.75kg。生后有挤乳头及擦“马牙子”史,母乳喂养。

(1)体格检查

营养稍差,精神尚可,呼吸平稳,皮肤黄染,无出血点,巩膜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肋下2cm,剑突下2cm,质近Ⅱ°硬,腹部移动浊音阴性,肢体无水肿,布氏征阴性。

(2)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7.0×109/L,N 0.75,L 0.25,Hb 105g/L,ALT 130U/L,ALP 310U/L,总胆红素250μmol/L,直接胆红素150μmol/L,间接胆红素100μmol/L,抗HAV-IgM阴性,抗HCVIgG阴性,乙肝各项检查除HBsAb阳性外其余均无异常,血CMV-IgM阳性,尿CMV-PCR阳性,血细菌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生长。胸正位片:未见异常。

(3)入院诊断

胆汁瘀积性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2.病例2

患儿,女,2.5个月。因“食欲缺乏1.5个月,皮肤黄染7天”住院。生后1个月始吃奶少,体重不增,嗜睡,近7天皮色发黄,无发热。生后母乳喂养,否认结核病接触史。

(1)体格检查

营养状稍差,精神不振,皮肤轻度黄染,前囟平,颈软,心音有力,肺音清,腹平软,肝肋下6cm,脾肋下8cm,近Ⅱ°硬,布氏征阴性。

(2)辅助检查

WBC 17.1×109/L,Hb 100g/L,血浆蛋白59g/L,白蛋白26g/L,ALT 50U/L,总胆红素80μmol/L,胸部正位片: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3)入院诊断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病。

3.病例3

患儿,男,2个月。皮肤黄1.5个月,生后2周皮肤黄,持续不退,大便每天1~4次,糊状便,有时喂奶后吐奶,尿色淡黄,不染尿布,便色淡黄,无发热,牛奶喂养。

(1)体格检查

营养状一般,精神稍不振,皮肤黄染,枕秃,前囟3cm×3cm,平坦,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肋下2cm,剑突下2cm,脾肋下1.5cm,超Ⅰ°硬,

(2)辅助检查

WBC 18×109/L,N 0.60,L 0.40,ALT 51U/L,总胆红素107.8μmol/L,直接胆红素20.9μmol/L,间接胆红素87μmol/L,尿CMV-PCR阴性。血T30.76nmol/L,T42.5nmol/L,TSH 126U/L。

(3)入院诊断

甲状腺功能低下。

4.病例4

患儿,女,6.5个月。皮肤黄6个月余,生后10天左右皮肤和脸色发黄,逐渐加重,尿黄染尿布,大便淡黄,2周来鼻出血2次,出血量较多,不发热,食欲一般。

(1)体格检查

发育营养中等,皮肤明显黄染,无出血点,巩膜黄染,心肺正常,腹膨软,腹壁静脉显露明显,肝肋下7cm,Ⅱ°硬,脾肋下3cm,Ⅱ°硬,腹移动浊音阴性。肢体无水肿。

(2)辅助检查

血ALT 159U/L,ALP 527U/L,总胆红素450.4μmol/L,周围血WBC 12.9×109/L,Hb 81g/L,乙肝各项检查无异常,AFP<208μ/L,To-IgM阴性。肝胆脾磁共振扫描显示:肝硬化,脾增大,肝内胆管呈多发扩张,胆囊未显示,大量腹水。

(3)入院诊断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治疗措施

1.婴儿肝炎综合征表面看多不是急症,但是能否早期明确病因及早期给予治疗,常常是左右预后很重要的条件。早期明确诊断很重要,若是肝外胆道梗阻,有些病例可以通过手术治愈,并应在生后2~3个月内手术治疗。如果迁延时间过长,导致肝功严重损害或胆管病损严重,便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期,即使手术,预后不好。甲状腺低功,如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可避免发生智力障碍。败血症、结核病、弓形虫感染等,早期治疗预后多良好。病毒感染所致者,可用更昔洛韦等干扰控制病毒复制,使肝病变转稳定至逐渐恢复正常。肝内多发胆管扩张症无手术治疗意义,可一般对症处理。

2.婴儿肝炎综合征常以严重并发症急诊住院。我院收治患者中约有2%~4%并发维生素K缺乏发生颅内出血,此种患儿立即投予维生素K治疗,每天5~10mg,连用3天,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以后根据肝功能情况和患儿是否有出血倾向,酌情每周给1~2次,并酌情输血。治疗期间应注意防治颅压过高,酌情用脱水剂,小剂量,症状好转后及时停用,还要镇静止抽搐等。并发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者,应静脉补充钙剂,给予维生素D3肌内注射。因常有铁、锌等微量元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应注意及时发现、及时补充。

3.肝功失代偿,发生腹水、水肿、低蛋白血症时,应注意保肝,忌用对肝功有损害的药物,输血浆、白蛋白,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离子紊乱,补充多种维生素。服用疏肝、利胆、活血化淤中药。腹水者不宜多用大剂量呋塞米,应与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等交替使用,以防发生离子紊乱。如发生腹胀要保持排便通畅,配合用酚妥拉明和间羟胺可使腹胀缓解。如肝功失代偿严重,腹胀持续,用上述综合治疗不见效者,预后不良。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弓形体病 下一篇:病例 巨大肥厚性胃炎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