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慢性心包炎
病例 慢性心包炎
作者
朴英爱;于宪一
案例诊断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导读

慢性心包炎(chronic pericarditis)多继发于急性心包炎。因多数患儿急性期症状不明显,能观察到急性期转为慢性的发展过程者很少,等慢性心包炎的症状出现时大多已失去原有疾病的特点,以致难以确定其病因。在已确定的病因中结核性心包炎最多见,其次,化脓性心包炎、病毒性心包炎、非特异性心包炎、外伤性心包炎均能转变成慢性心包炎。但风湿性心包炎很少转变成慢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可分为慢性粘连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前者只有轻微的瘢痕和心包局部的疏松的粘连,不影响心功能,故常无症状;后者由于形成弥漫坚厚的瘢痕,使心包失去了伸缩性,影响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产生呼吸困难以及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等慢性心包填塞的表现。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不高,据我院儿科统计其发生率只占心血管病住院患儿的0.1%左右。但其危害大,应早期确诊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其预后。

病历摘要

患儿,女,13岁。以“呼吸困难1个月”为主诉来诊。患儿平素体弱,近1个月来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心悸、乏力、咳嗽、上腹胀痛、尿少、双下肢水肿,经用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2周不见好转。近1周来病情加重急来我院。发病以来,食欲减退,逐渐见瘦,腹部见大,但无明显发热及盗汗等症状。经X线检查后诊为“心包炎”,收入病房。既往史:2年前曾患“结核性心包炎”,经抗结核治疗痊愈。无肝炎、风湿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史,无外伤史。家族史:父母健康,无同样病及相关病史。

体格检查:T 36.8℃,P 138次/min,R 36次/min, Bp 84/63mmHg,静脉压30mmH2O,慢性病容,呼吸急促,不能平卧,颈静脉怒张,心脏搏动减弱,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心率138次/min,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心前区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双肺未见异常,腹胀满,肝肋下4cm,剑突下3cm,肝颈反流征阳性,脾不大,腹部移动实响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脊柱四肢未见异常,未触及明显的奇脉,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7×109/L,N 0.46, L 0.54,RBC 410×1012/L;ESR 20~40mm;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心电图:各导联T波低平,QRS波群低电压;超声心动图检查:各腔室不大,左室后壁外层反光增强,室间隔及室壁运动幅度降低;X线检查:心脏不大,心缘僵直,心影怪异,心包膜有钙化,透视下心脏搏动减弱。

入院诊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 链霉素0.5g每天肌内注射1次。异烟肼0.3g每天1次口服。

2.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高蛋白饮食,间断应用利尿剂,适当补液及其他对症疗法。

3.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500mg/kg,连续静脉滴注4天,白蛋白10g共2次。

4.手术治疗,经上述内科治疗1个月后转心脏外科进行心包剥离术,术后转回儿内科继续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出院。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急性心包炎 下一篇:病例 扩张型心肌病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