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
病例 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
作者
韩晓华
案例诊断
沙眼衣原体肺炎
导读

衣原体有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鹦鹉热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为CT和CP。在发达国家,CT感染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每年15~49岁的成人中大约有9000万衣原体感染的新发病例,大约有50%~70%带有宫颈衣原体感染的妇女所生新生儿有机会感染沙眼衣原体。如果没有预防则约有18%~50%将发展为结膜炎,15%~20%在鼻咽部定植,5%~20%患肺炎。我国女性人群中,不同城市妇产科门诊统计的CT感染率大致在15%~20%之间。我院于1999年10月~2000年2月对150例6个月内小儿肺炎进行血ELISA法CT-IgM检测,其中18例阳性,阳性率为12%。因此,婴儿沙眼衣原体感染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沙眼衣原体肺炎主要见于婴儿,多为1~3个月小儿,起病缓慢,多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状态良好。以阵发刺激性咳嗽为主,部分患儿伴有眼结膜炎。大多病情轻,预后良好。

病历摘要

1.病例1

患儿,男,45天。以“咳嗽2周,加重5天”为主诉入院。2周来出现鼻塞,轻微咳嗽,家长未予药物治疗。近5天咳嗽加重,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咳嗽重时伴颜面潮红,憋气,数秒后自然缓解,咳后呼吸状态如常,吃奶略减少,无呛奶。不发热,生后7天出现眼结膜充血,眼有黄色分泌物,经用眼药水及眼药膏治疗后好转。第二胎,正常分娩。

体格检查:营养发育正常,精神状良,呼吸平稳, 38次/min,双眼结膜无充血。口周无发绀,三凹征(-),双肺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10次/min,节律整。肝脾不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9.2×109/L,L 57%,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8×109/L;血清CT-IgM阳性(ELISA法);胸片:双肺纹理增强。

诊断:沙眼衣原体肺炎。

2.病例2

患儿,女,3个月。以“咳嗽1.5个月,加重10天伴间断发烧”为主诉入院。于生后1.5个月出现流清涕,偶声咳,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1周无好转,且间断发烧,体温37.5~38℃,在外院静脉滴注青霉素5天,先锋Ⅵ7天仍无好转。近10天咳嗽加重,呈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无回声,咳嗽严重时屏气、面色青紫,而转入我院就诊。第一胎剖宫产,生后1个月内曾有眼结膜炎史。

体格检查:精神略不振,呼吸44次/min,口周无发绀,轻度三凹征,双肺闻及散在中小湿啰音及少许喘鸣,心音有力,心率120次/min,肝肋下3cm,质软,脾不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6×109/L,N 60%,L 38%,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3×109/L;血清CTIgM阳性(ELISA法);胸片:双肺沿肺纹理走行散在斑片影。

诊断:沙眼衣原体肺炎。

治疗措施

1.对症治疗

病例1入院后因有阵发刺激性咳嗽伴憋气,给予间断鼻导管吸氧,必要时人工鼻咽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例2因频繁痉挛样咳嗽伴屏气、青紫,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因剧烈咳嗽伴喘息,给予普米克(布地奈德)1mg(2ml)+可必特(复方异丙托溴铵)1.25ml,每6~8小时一次,雾化吸入,以抗感染、解痉止咳喘。

2.控制感染

红霉素30mg/(kg·d)静脉滴注。病例1静脉滴注红霉素共7天,咳嗽、憋气明显好转,改口服阿奇霉素3天,病情见好转出院。病例2因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重,不除外混合细菌感染,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同时,给予头孢呋辛钠100mg/ (kg·d),分2次静脉滴注,治疗12天,予以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10mg/(kg·d),每天一次口服,连服3天、停4天,为一个疗程。

3.支持疗法

保证足够热卡、液量摄入,病例2因病情较重、病程长、体质弱,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3天,以加强抗感染能力。

4.转归

根据上述治疗措施,病例1经治疗3天后咳嗽、憋气略减轻,7天后咳嗽明显减轻,憋气消失,静脉滴注红霉素共7天,改口服阿奇霉素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住院10天出院。病例2经静脉滴注红霉素、头孢呋辛钠及雾化吸入抗感染、解痉止咳喘治疗,5天后痉挛样咳嗽次数减少、喘息消失,9天后咳嗽症状减轻、无屏气及发绀,12天后偶声咳,治疗12天出院。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 下一篇:病例 巨细胞病毒肺炎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