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6岁,汉族。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加重3周于2007年10 月24日入院。患者自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四肢乏力。3周前症状加重,当地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心扩大,肺动脉高压。无特殊家族史,既往身体健康。肺动脉磁共振检查提示肺动脉增宽,未见肺动脉内血栓征象,免疫自身抗体检查未见异常。
查体:BP 110/70mmHg,R 18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肺未闻及血管杂音。HR 74次/min,心律齐,P2亢进,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指标、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乙肝、丙肝:阴性。HIV:阴性。免疫学检查: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抗Sm、抗RNP,抗Scl-70,抗J0-1、抗SSA、抗SSB抗体均阴性;补体C3、C4正常;IgG、IgA正常。
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广泛ST-T改变。

图1 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广泛ST-T改变
X线胸片:双肺门动脉扩张,外周纹理纤细,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凸出,右心房、室扩大,心胸比0.48。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21mm、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41mm,右心室舒张末前后径26mm,左心室射血分数66%,估测肺动脉收缩压69mmHg。右心房明显扩大,右心室壁增厚,运动正常,左心室内径大致正常,三尖瓣少量高速反流,余瓣膜结构、形态和启闭未见异常。
肺功能:肺容量、肺通气功能正常,FEV1/FVC 95%,小气道功能正常,肺弥散功能减退。动脉血气分析:pH 7.44,PO2 74.5mmHg,PCO2 30.5mmHg,HCO3- 20.4mmol/L,SaO2 95.5%。
右心导管检查:右心房平均压7mmHg,肺动脉收缩压116mmHg,舒张压67mmHg,平均压78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10mmHg,全肺阻力1601.69dyn·s/ cm5,心指数:2.3L/(min·m2),吸入万他维后急性肺血管反应性试验阴性。
肺动脉造影(图2):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明显扩张,外周纹理纤细,充盈不良,未见狭窄及充盈缺损。


图2 肺动脉造影: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明显扩张,外周纹理纤细,充盈不良,未见狭窄及充盈缺损
最后诊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给予万他维10μg/次,每日6次,同时给予华法林、利尿、强心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随后病情出现反复,体力耐力逐渐减退,将万他维改用波生坦合用西地那非,但症状仍然进行性加重,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腔进行性扩大,左心腔进行性缩小,并出现咯血,严重水肿。于2009年12月26日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同种异体双肺移植手术,手术取得成功,术后体力明显恢复,X线胸片提示右心较术前明显缩小(图3、图4),手术前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21mm、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23mm,右心室舒张末前后径54.7mm,主肺动脉内径44.5mm,左心室射血分数82%,右心室射血分数19%,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59mmHg。手术后2.5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34mm、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47mm,右心室舒张末前后径28mm,主肺动脉内径22mm,左心室射血分数69%,右心室射血分数62%,肺动脉瓣和三尖瓣无反流,余瓣膜结构、形态和启闭未见异常。患儿2012年已出国留学。

图3 术前X线胸片:双肺门动脉扩张,外周纹理纤细,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凸出,右心房、室显著扩大

图4 术后X线胸片:与术前相比,右心明显缩小,心影大小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