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个病案是由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高莹教授总结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2002,17:294)上的病例报告,报道了由我院戴汝平教授在国内进行的首例采用经皮房间隔球囊造口术治疗房间隔完整的重症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并取得较好短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特此引用。
患者,女,33岁。活动后感胸闷、心悸,下肢水肿伴反复晕厥3年。1年前劳累后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以后气短进行性加重,半年前开始咯血。于2001 年9月收入我院。
查体:BP 90/70mmHg,R 35次/min、HR 102次/min,口唇发绀,心脏扩大,第二心音亢进、分裂,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肝于肋下4.5cm,双下肢高度水肿。入院后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和肺动脉增强CT等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经过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凝、吸氧等综合治疗,效果不佳。
于2001年9月25日行房间隔球囊造口术。在局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各部位血氧饱和度及压力。在超声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送入4mm球囊扩张1次,随之送入8mm球囊扩张1次,再次测定各部位血氧饱和度及压力。术后6小时肝素抗凝,以后改为华法林抗凝。
术后1个月患者来院复查。在观察期间,患者无晕厥,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水肿消失,心功能Ⅱ级。踏车运动试验从5.4分增加到7.8分。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明显缩小(从0.66降至0.57)。血气分析提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由96.8%降至91.7%)。Hb升高(由147g/L升至163g/L)。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从58%升至67%)。随访时测得房间隔造口直径为6mm。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明显增加(从75L增至92.5L),时间肺活量1秒率从70%增至74%,弥散功能也有提高。血流动力学检查轻度好转,但不显著,肺循环阻力略下降,心排血量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