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7岁。因间断胸痛、胸闷、心悸2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痛,伴胸闷、心悸,活动后加重,轻度咳嗽,偶有痰中带血丝,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发现左下肺占位,行穿刺活检诊断为“肺脓肿”,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曾在多家医院诊疗,考虑肺栓塞可能性大,均未明确诊断。近1年来,患者自服中药治疗,胸痛、心悸症状明显好转,但肺动脉CT及肺动脉造影均示“血栓无明显好转”,建议手术治疗。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既往有糖尿病史2年。反复口腔溃疡近20年,>3次/年,服用维生素B12可好转,有生殖器溃疡和毛囊炎病史。
查体:BP 110/80mmHg,R 2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 80次/min,心律齐,P2亢进,胸骨左缘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右侧肺动脉区可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背部可见毛囊炎样丘疹。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5.56×1012/L,Hb 146g/L,血细胞比容61.2%, WBC 9.36×109/L,PLT 238×109/L。甲状腺功能指标:正常。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乙肝、丙肝:阴性。HIV:阴性。免疫学检查: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抗Sm、抗RNP,抗Scl-70,抗J0-1、抗SSA、抗SSB抗体均阴性;补体C3、C4正常;IgG、IgA正常。
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ST-T改变。

图1 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ST-T改变
X线胸片(图2):两肺纹理纤细,以左侧显著;左肺野外围可见纤维条索样改变,右肺上野见一片状密度偏高影;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轻凸,右心室扩大,心胸比0.52。

图2 X线胸片:两肺纹理纤细,以左侧显著;左肺野外围可见纤维条索样改变,右肺上野见一片状密度偏高影;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轻凸,右心室扩大,心胸比0.52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31mm、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38mm,右心室舒张末前后径31mm,左心室射血分数63%。右心房扩大,右心室壁增厚,运动幅度减低;左心室内径大致正常,室间隔左移,左心室呈“D”字形,运动异常;肺动脉内径稍宽,左右肺动脉腔内可探及蜂窝状异常回声,左肺动脉管腔几乎充满。三尖瓣瓣环扩张,致瓣叶对合欠佳,余瓣膜结构、形态和启闭未见异常。左肺动脉内未探及明确血流信号,右肺动脉探及较细血流束,远端流速增快。三尖瓣中量高速反流,肺动脉瓣大量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92mmHg。超声诊断:肺动脉栓塞,三尖瓣中量反流,肺动脉瓣大量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减低。
肺功能:FEV1/FVC 92%,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73.6%。通气功能正常,肺弥散功能轻度减退。
肺动脉增强CT(图3):主肺及左、右肺动脉干内径增宽,右肺动脉干中段见腔内充盈缺损,累及右肺上叶支起始部,右上叶尖、后支管腔变细,显影不良。右肺下叶外后基底支充盈不良,提示管腔狭窄或闭塞。左肺动脉自近段呈广泛腔内充盈缺损,各叶段分支管腔基本闭塞。双肺内见散在斑片影,提示肺梗死后改变。心脏右心房、室增大,右心室壁较厚。主动脉升弓降部腔壁结构基本正常。诊断:双肺广泛肺动脉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改变。

图3 肺动脉增强CT:主肺及左、右肺动脉干内径增宽,右肺动脉干中段见腔内充盈缺损,累及右肺上叶支起始部,右上叶尖、后支管腔变细,显影不良。右肺下叶外后基底支充盈不良,提示管腔狭窄或闭塞。左肺动脉自近段呈广泛腔内充盈缺损,各叶段分支管腔基本闭塞。诊断:双肺广泛肺动脉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改变
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图4):左肺仅隐约显影,轮廓不清晰,呈异常放射性减低区;右肺野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右肺上叶、下叶可见多处异常放射性减低区,余肺野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诊断:肺栓塞,累及全部左肺及右肺多个节段。

图4 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左肺仅隐约显影,轮廓不清晰,呈异常放射性减低区;右肺野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右肺上叶、下叶可见多处异常放射性减低区,余肺野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诊断:肺栓塞,累及全部左肺及右肺多个节段
双下肢深静脉超声:双下肢深静脉均无明显扩张,腔内无异常回声,血管壁光滑,静脉瓣无异常,血管压缩性良好,血流缓慢。小腿深静脉内血流呈“烟雾”状回声。结论:双下肢深静脉血流缓慢,双侧小腿深静脉血流淤滞(血栓前期)。
颈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最后诊断:白塞病,肺动脉血栓形成,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