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2岁。因“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60余天”入院。患者于2004 年5月中旬无诱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6月中旬出现双眼复视。6月25日到北京某医院就诊,查视力:右眼:0.5,左眼:0.6,眼眶CT:未见异常,治疗效果不佳,视力进一步下降。7月9日复查视力:右眼:0.1,左眼:0.2;头颅MRI:鞍上池下疝,左颞侧蛛网膜囊肿;OCT: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增厚;HRF/HRT:未见异常。7月15日复查头颅MRI:部分空蝶鞍,双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多发腔梗灶。入院时:双眼视物不清,复视,恶心,站立不稳。患者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年轻时曾在西北草原生活多年。烟酒嗜好多年。入院查体:血压:15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反应迟钝,问答正确,较慢,计算力差。鼻唇沟对称,伸舌略偏左,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偏低。双上肢平举时向左侧偏斜,左手指鼻试验不准确。舌红,苔厚腻,脉沉。专科检查:双眼:视力:0.12-1,近视力:j7不能读,眼前节正常,视盘界清色可,C/D=0.3,黄斑部色素紊乱。眼压(NCT):正常。入院诊断:中医:双眼视瞻昏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西医:双眼视力下降原因待查:球后视神经炎?入院后给予甲基泼尼松龙500mg静脉滴注,1次/日×3天,诺雪健500mg静脉滴注,平肝益肾明目的中药汤剂水煎服。入院后查听觉诱发电位: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未见异常;视野:管状视野。患者入院后病情继续加重,视力继续下降,神志恍惚,反应迟钝,问答不准确,言语缓慢,记忆计数减退,左手震颤明显,左侧痛觉明显减退,站立不稳,手足抖动。请神经科会诊,不除外多发性硬化,建议转入神经科就诊。
患者于8月4日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科病房。入院时患者双眼视物不见,站立不稳,手足抖动。查体:神志恍惚,头部发作性向左扭动,双眼向左侧凝视,持续约5分钟可以缓解,言语迟钝笨拙,反应迟钝,近期记忆力差,计算力差,命名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手指不自主抽动,以左侧明显,四肢肌力Ⅴ级。双眼视力仅为光感,眼底检查同前。入院后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并出现双上肢波及全身大幅度肌肉阵挛。给予氯硝西泮抗肌痉挛治疗后病情部分控制,但认知功能无改善。反复脑电图检查均可见广泛异常,尖-慢综合波、三相波,以顶、枕叶明显。复查头颅MRI示:右侧顶叶、颞叶、左侧颞叶皮层信号偏高,符合克雅病。之后进入昏睡状态,高声呼之能应,双眼向左侧凝视,手指、腕部仍有肌痉挛发作,双上肢肌张力高,以屈肌为重。患者家属拒绝行腰穿或脑组织活检,自动出院。出院后逐渐昏迷、深昏迷、植物状态。随访一年,一直处于植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