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目前我国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而仅以视力进行性下降为首发症状,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者更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的以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但无阿罗瞳孔,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患者。
患者,男性,49岁。2011年3月自觉双眼视野缩小,4月于当地医院行视野检查示双眼弥漫性视野缺损,仅保留中央部分视野,诊断为“双眼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症状仍进一步加重。2011年7月初,左眼无光感,7月底右眼无光感,当地医院仍按“双眼视神经萎缩”给予营养神经治疗。8月底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双眼视神经萎缩”,给予针灸治疗,未见好转。为求明确诊治于2011年11月2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既往史:否认其他病史。体格检查:神经专科及内科系统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无光感,瞳孔直径3.00mm,直、间接对光反射均迟钝,余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视盘界清,色苍白,C/D=0.6,动静脉走形及比例大致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射弥散。OCT(视盘)神经纤维层变薄。FVEP:双眼在两种不同光刺激下,P2波峰潜时明显延迟,波幅未见异常。颅脑MRI:左侧额叶、双侧顶叶皮层下多发小缺血灶。血沉↑:29mm/h(参考值:0~20mm/h),C反应蛋白↑0.9mg/dl (参考值:0~0.8mg/dl)。血清四项检查提示梅毒血清特异抗体测定(EIA法)阳性。梅毒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阳性1∶64,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追问病史,患者诉1997年曾患梅毒,经驱梅治疗后症状好转,所以未继续治疗及复查。进一步检查,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送检,CSF-TPPA 和CSF-RPR均阳性。脑脊液蛋白↑1238.7mg/L(参考值:150~400mg/L),脑脊液细胞总数↑108×106/L(参考值:0~20×106/L),脑脊液白细胞总数↑63×106/L(参考值:0~10×106/L),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结合病史、血清及脑脊液梅毒检测、颅脑MRI诊断为神经梅毒,请皮肤科会诊,给予正规驱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