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
发作性腹痛、四肢无力、抽搐5个月。
【现病史】
患者女性,30岁。患者于5个月前( 2002年2月12日)因腹部绞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次日( 2002年2月13日)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神智恍惚,反应迟钝,四肢无力,偶以眼神示意,疑有“低钾血症”,补钾后无缓解(具体用药不详),因患者烦躁不安,予“地西泮10mg静推”后入睡,当时急查血电解质,血钾正常,血钠112mmol/L,补钠治疗(具体不详),患者于24小时后( 2002年2月14日)清醒,上述症状缓解。4个半个月前( 2002年2月27日)再次出现腹痛,持续1小时左右缓解,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妊娠6周,行人流术,术后第二天( 2002年2月28日)再次出现神智恍惚,反应迟钝,四肢无力,血钠119mmol/L,补高张钠后缓解。2002年6月~2002年7月类似发作3次,并伴恶心、呕吐,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当地医院行“胃镜、结肠镜”等检查,自述正常(未见报告单),急查血钠均低,补钠后缓解。2002年7月来京求治,曾在几家大医院门诊就诊,7月12日以“腹痛原因待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收住我院妇科。电解质检查:血钾2. 8mmol/L,血钠121. 8mmol/L,血氯89mmol/L。7月13日输注5%葡萄糖过程中,患者出现腹痛、恶心、之后眼前黑矇、看不清眼前手指,之后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无二便失禁,神经科会诊考虑癫痫发作,予地西泮10mg静推后缓解,并予苯巴比妥0. 2肌注一次,加用苯妥英钠0. 1每日三次,一日补液量1600ml,补钠16g,复查血钠121. 2mmol/L,头颅MRI示脑桥异常信号,排除妇科疾患,于2002年7月15日以“桥脑梗死、继发性癫痫、低钠血症”收住神经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睡眠多,进食少,便秘,7月13日以来,尿潴留留置导尿管。
【过去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均无特殊。
【查体】
体温37. 1℃,脉搏13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5/100mmHg,双肺听诊无异常,心脏听诊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意识清楚,言语流利,精神萎靡,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稍低,四肢腱反射对称减低,颈软,余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
1.血尿便常规 正常。
2.血生化 电解质:血钾3. 32mmol/L,血钠116. 1mmol/L,血氯87mmol/L,血钙0. 69mmol/L。血尿酸43μmol/L( 140~420),T-cho 8. 10mmol/L,TG 0. 74mmol/L,HDL-C 2. 16mmol/L,LDL-C 4. 66mmol/L,ALT 113U/L,AST 76mmol/L,T-Bil 30. 1μmol/L,D-Bil 16. 8μmol/L,TBA 20. 5μmol/L,CK 1916. 0U/L( 7月16日)。7月23日复查肝功能、CK正常。血浆渗透压294mOsm。
3.血RAAS PRA AII ALD ACE均正常。血甲状腺功能:正常。血沉8mm/h。血皮质醇节律早8: 00 19. 0μg/dl,下午4: 00 15. 4μg/dl。血ACTH节律早8: 00 47. 5pg/ml,下午4: 00 42pg/ml,均正常。
4. 24小时尿量3500ml,尿钾23mmol/L,尿钠142mmol/L,尿氯155mmol/L。尿儿茶酚胺阴性。尿渗透压328mOsm。
5.血铅含量: 35μg/L(小于400),尿铅含量: 0. 001mg/L(小于0. 008)。
6.心电图 正常。
7.脑电图 边缘状态(快波增多)。
8.肌电图 双侧腓总神经MCV稍慢( 39. 6~40. 5m/s),潜伏期、波幅正常,双胫神经MCV正常,潜伏期延长(内踝-外展短肌3. 5~4. 2ms,腘窝-内踝7. 7~8. 4ms),波幅正常,波形离散。右胫前肌、左腓肠肌和左第一骨间肌大量正锐波。BAEP:正常。
9. B超检查 子宫附件B超正常。双肾、输尿管、膀胱正常,盆腔未见游离积液。
10.头颅MRI桥脑大片略长T1、长T2信号灶。
住院期间,患者仍有腹部绞痛发作,伴双下肢肌肉酸痛,予解痉药、止痛药无效,考虑血卟啉病,尿液放置阳光下,颜色逐渐变深至酒红色,查尿卟啉阳性,尿卟胆原阳性。
1.宋东林、吕强、石进,等.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血卟啉病二例报告.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2) : 125.
2.赵长华、王云娥、王波,等.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合并低钠、低氯、低钾和意识障碍一例.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 1) : 90-91.
3.王农荣、孙坚、高健,等.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血卟啉病15例报告.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2( 2) : 132-133.
4.Herrick AL,McColl KE.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Best Practice&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2005,19( 2) : 23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