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一过性左下肢抖动1年,左侧肢体乏力10月余
病例 一过性左下肢抖动1年,左侧肢体乏力10月余
作者
张金涛;侯婷婷;赵名娟
案例诊断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病历摘要

【主诉】

一过性左下肢抖动1年,左侧肢体乏力10月余。

【现病史】

患者女,25岁。患者在2007年11月25日洗脚时发现左下肢不自主抖动,悬空时不能控制,落地时消失。次日傍晚穿鞋时突然不能言语、全身无力歪倒一旁,伴有意识丧失7~8分钟。醒后前额部头痛并呕吐一次。11月27日在当地医院头颅CT显示右额叶中线旁低密度灶,头颅MRI未明确病变性质,遂于某院行头颅MRI增强显示右额叶异常强化,考虑血管畸形或炎性病变,脑血管DSA未见异常。给予阿奇霉素、地塞米松治疗2天肢体抽搐消失。又继续治疗10天。2007年12个月底自觉左下肢轻度无力,到北京某医院查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双侧额叶异常信号,不除外胶质瘤合并出血,北京某医院做腰穿脑压220mmH2O,细胞及生化正常。到某院住院,复查头颅MRI同前,MRV可疑左额大脑上静脉部分浅静脉窦异常,再次全脑DSA未见异常。腰穿脑压220mmH2O,细胞及生化正常。给予脱水药物治疗11天,左下肢无力加重。遂行脑活检,报告为坏死组织,未明确病变性质,术后左下肢无力略有缓解。出院后中药治疗,病情无好转。2008年8月出现左手不灵活,主要为尺侧三指。在本院神经外科行头颅MRI检查显示右额顶叶病变,考虑炎症。腰穿脑压85mmH2O,细胞数及生化正常。住院22天给予阿昔洛韦及抗生素治疗,左手无力有加重,不能持物。遂转入我科继续诊治。

【过去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无特殊。

【查体】

右肘窝处一皮色结节,腹部脐周一绿豆大小红色丘疹,结黑痂。其余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脑神经未见异常。左上肢近端4级,左手握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痛觉过敏。左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左侧Babinski征(+)。右侧肢体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1.院外化验抗囊虫抗体(-),抗弓形虫抗体(-),梅毒及艾滋病抗体(-),乙肝五项(-),抗“O”及类风湿因子正常。风湿病多肽抗体(-),PANCA及CANCA(-)。

2.甲状腺功能及TG、TM正常。

3.病毒TORTH十项 HSV-I-IgG(+),CMV-IgG(+),RV-IgG(+)。

4.血总IgE正常,过敏原检测对部分海鲜及狗猫毛过敏(患者无密切接触史)。

5.头颅MRI检查示:右侧额、顶叶片状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像为高信号,病灶中部分坏死,形成软化灶。静脉注入造影剂后部分病灶强化(图1,图2)。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诊治经过】

入院后予以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处理。并于2008年9月20日进行活检。

【病理结果】

脑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软膜及脑实质内小动脉纤维性坏死,管腔狭窄,血管壁内及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小静脉周围可见淋巴套。脑组织可见灶性坏死,皮质神经元丢失,残留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内未见包涵体,白质结构疏松,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图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浸润炎性细胞LCA阳性(图4)。

病理结果:结合临床考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图3 皮质穿支小动脉被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单核、淋巴细胞,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管腔狭窄,HE×400

图4 浸润于血管周围的炎细胞LCA阳性,免疫组化染色×400

治疗及转归

该患者活检后予以甲泼尼龙1g冲击治疗,减量后予以泼尼松60mg口服,维持治疗3个月。治疗过程中患者左侧肢体无力症状较前好转,基本恢复至5级。半年后患者复查病情稳定,无复发。

临床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闭经1年余,低热2个月 下一篇:病例 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伴尿便障碍14个月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