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进行性记忆力障碍,行动困难伴言语不利11年
病例 进行性记忆力障碍,行动困难伴言语不利11年
作者
王振福;朱明伟
案例诊断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神经变性病
病历摘要

【主诉】

进行性记忆力障碍,行动困难伴言语不利11年。

【现病史】

男性,83岁,离休干部。从1988年初开始患者夫人逐渐注意到患者记忆力减退,常常叫不出熟悉的人名,不能叙说自己过去经历中的一些重要的事件。平常生活中的事情转瞬就回忆不起来。同时发现患者自发语言少,言语不流畅,回答问题时反应慢。常常见下颌和舌不自主多动,平地行走时无故跌倒,上楼梯时身体后仰,下楼时身体前倾。这些症状进行性加重,1年后患者看报纸、电视后不能讲述其内容。性格变得易急躁,发怒。有时无故傻笑。动作迟缓,不能写信,不能自己穿脱衣裤。说话时言词不清,经常饮水呛咳及无故跌倒,病后2年,跌倒致锁骨骨折。病后2年半,住院检查发现言语不流畅,说话呈呐吃语言。对问话能部分回答。人物和地点定向力尚保留,远、近记忆力障碍,计算困难: 5+8 =?,100-7=?。不能正确解释常用词语如过河拆桥等。神经心理量表MMSE评分10/30。有情感障碍:强笑,易激惹,讲粗话等。脑神经检查发现,双眼上视运动受限,下视和水平方向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发音正常,咽反射存在,饮水呛咳,间断出现舌不自主蠕动样活动。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无增高,但双手轮替运动笨拙,指鼻和跟膝胫试验正常。颈部肌张力增高,行走时,身体呈轻度后仰姿势,右上肢摆动少。四肢感觉检查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减低,双侧病理征阴性。临床考虑为神经变性疾病,可疑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住院检查卧位血压:120/80mmHg,立位血压:110/70mmHg。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未给予特殊药物治疗。1年后(1992年5月)神经科再次检查发现,眼球运动除上视受限外,水平方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速度慢,下视运动尚好。其余神经系统体征无变化。曾给予苯海索治疗,肢体运动症状无改善,其智能障碍、语言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继续加重。病后6年时(1994年3月)患者语言更加不清楚,他人不能理解,经常说话重复,语言单调。四肢僵硬,行动迟缓,活动困难,不能独自行走,长期卧床。此时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患者有自发重复言语。双眼球上、下视均受限,四肢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颈部张力增高呈强直状态。病后10 年(1998年7月)因出现发烧,嗜睡2天而再次在神经科住院治疗。

【过去史】

冠心病史10年,长期服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治疗,无高血压等病史,脑炎和脑血管病史。

【个人史】

无药物中毒,或长期毒物接触史。爱人健康,有1男2女身体健康。

【家族史】

父母及兄弟姐妹无痴呆或运动疾病等病史。

【查体】

T 37. 3℃,P 92次/分,R 24次/分,BP 135/80mmHg。发育正常,消瘦。皮肤、黏膜及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发现。双肺少量干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未发现异常肿块,肝脾无肿大。神经系统检查:高度痴呆状态,对声音刺激有睁眼反应,但无语言交流能力。疼痛刺激肢体,可见四肢屈曲反应和呻吟。双侧瞳孔3mm,对光反应存在,双眼球非持续性水平眼震。面部及舌未见不自主运动。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1级。四肢及躯干部肌张力增高,尤以颈部为著,刺激后呈反弓样姿势。双脚趾间断抽动。右肱二、三头肌腱反射高于左侧,双侧膝反射和踝反射减低。双侧吸吮反射,下颌反射,掌颏反射阳性,双侧Chaddock征(+),Babinski征(-)。

【辅助检查】

1991年6月头颅MRI检查:脑室系统对称无扩大,脑沟轻度增宽,脑干和小脑无萎缩;侧脑室后角小片状T2WI高信号。1994年3月头颅MRI检查:脑室系统对称扩大,皮质脑沟(以额叶为著)增宽,矢状位中脑顶盖变薄,轴位T1WI显示中脑体积减小,大脑脚间池、四叠体池扩大,T2WI见顶盖部、被盖部弥散性高信号。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诊治经过】

积极对症治疗。1999年11月10日因吸入性肺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次日尸检取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结果】

大体所见:脑重1136g,经10%甲醛溶液固定后检查,硬脑膜外光滑,上矢状窦未见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脑膜无增厚和粘连。Willis环完整,动脉管壁可见明显硬化。大脑表面脑沟、外侧裂轻度增宽,两侧半球对称,脑干和小脑体积轻度萎缩。未见脑疝。冠状面:脑室系统对称轻度扩大。大脑皮质灰质无明显变薄,灰白质界限清楚,各层面脑实质未见软化坏死,囊腔及肿块病灶。基底节体积轻度萎缩,丘脑底核色泽变浅。脑干水平切面显示中脑导水管扩大,前联合灰质变薄,中脑大脑脚,中脑上、下丘,脑桥基底部和桥臂萎缩,黑质,蓝斑色泽变浅,小脑齿状核呈棕黄色,体积减小。脊髓外观无特殊异常发现。

镜下观察: HE染色:额、顶、颞、枕叶等大脑皮质神经元数量无明显减少,除少量皮质浅层神经细胞呈轻度缺血性改变外,其余细胞形态正常,细胞内脂褐素增多,未见特殊形态包涵体。基底节及丘脑底核神经细胞数量轻度减少,伴有胶质细胞增生。海马、Meynert核、杏仁核、丘脑和乳头体结构的神经细胞数量无明显减少,细胞内未见特殊形态包涵体。LFB染色:大脑,基底节区髓鞘无明显脱失。Bodian染色:海马CA1段少数锥体细胞及额叶皮质神经元内存在神经原纤维缠结,未见老年斑。HE染色下,中脑黑质,导水管周围灰质,上丘以及动眼神经核等结构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脱失,伴有胶质细胞增生,在残余的动眼神经核,黑质,中缝核等神经细胞内可见球形样包涵体,占据细胞浆大部分面积,细胞核体积变小,偏于细胞浆边缘(图1)。脑桥蓝斑,桥核细胞和中缝核结构的细胞也存在细胞数量减少,胶质细胞增生,以及胞浆内球形样包涵体。小脑的齿状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伴有胶质细胞增生,普肯耶细胞无明显脱失,但Bergmann细胞轻度增生。脑干和小脑白质束髓鞘轻度脱失。脊髓神经元数量无减少,神经细胞内无特殊包涵体结构,白质轻度髓鞘脱失。Gallyas/tau染色:海马,额、颞叶皮质少数神经元可见火焰形tau阳性神经原纤维缠结。在苍白球,丘脑底核,导水管周围灰质结构,黑质,动眼神经核,上丘,红核,蓝斑,桥核,下橄榄核和脑干中缝核结构见大量tau阳性、致密的球形团样神经原纤维缠结(图2,图3)。在小脑齿状核内也有少数球形团样神经原纤维缠结。在额叶、顶叶、基底节区、中脑灰质和脑桥四脑室底等可见大量密度不等的tau阳性tuft-shaped astrocyte。以基底节区和中脑黑质带密度最大。另外,也在额叶、顶叶、基底节区、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灰白质见大量coiled-bodies。

图1 中脑动眼神经核神经元胞浆球形缠结,HE×400

神经病理诊断: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图2 中脑动眼神经核神经元胞浆球形缠结,GB×400

图3 苍白球tuft-shaped astrocyte,tau×400

临床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渐进性四肢震颤伴行动困难11年,加重伴吞咽困难1天 下一篇:病例 言语缓慢伴行走踩棉感3月余,加重10余天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