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
发作性头痛1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个月。
【现病史】
患者,男性,29岁,四川绵阳人。于2005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左枕部头痛,为胀痛,无恶心及呕吐,自服止痛药后疼痛有所缓解,此后患者头痛反复发作,口服止痛片症状多可缓解。近1个月来头痛明显加重,同时伴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遂于2006年3月27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检查示“左枕叶区肿块性占位病灶,强化显著,肿块周围明显囊变,伴有分隔”。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占位”于2006年4月11日收住我院神经外科。自发病以来,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发热、肢体抽搐、意识障碍。饮食、大小便正常,睡眠佳,无体重下降。
【过去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均无特殊。
【查体】
神志清楚,高级神经活动正常,视力:左∶右=1.0∶0.4,视野粗测正常,眼底正常,余脑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躯体深、浅感觉对称正常。无不自主运动,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腹壁反射对称正常,腱反射双侧对称正常。Hoffmann征、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均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括约肌功能正常。划痕试验阴性。
【辅助检查】
1.血常规(2006-04-12) 白细胞计数10.1×109/L,红细胞计数4.52×1012/L,血红蛋白144g/L,血小板计数292×109/L,红细胞压积0.392,平均红细胞体积86. 7fl。尿、便常规正常。
2.生化(2006-04-12)血清钠139.9mmol/L,血清钾4.02mmol/L,血清氯103.8mmol/ L,血糖4. 3mmol/L,血尿素氮3. 2mmol/L,血肌酐85μmol/L,丙氨酸转氨酶29U/L,血清总蛋白69.4g/L,血清白蛋白35.0g/L,血总胆红素10.2μmol/L,血直接胆红素1.4μmol/L。
3.心电图正常,胸部正侧位片正常。
4.头颅MRI(2006-03-27)左侧脑室三角区大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图1,图2),占位效应明显,中线右偏,肿块强化均一显著(图3,图4),边界清楚,肿块周围脑室扩大,脑室旁组织有水肿。

图1 头颅MRI轴位T1WI示左侧脑室三角区大片状低信号,占位效应明显,中线右偏

图2 头颅MRI轴位T2WI示左侧脑室三角区大片状高信号,占位效应明显,中线右偏

图3 头颅MRI轴位T1WI增强扫描示肿块均匀强化

图4 头颅MRI冠状位T1WI增强扫描示肿块均匀强化
【诊治经过】
入神经外科后首先考虑为左侧侧脑室三角区胶质瘤,同时不排除左枕叶脑内血管母细胞瘤与左枕叶胶质母细胞瘤伴囊变,于2006-04-19全麻下行开颅手术。
【病理结果】
左顶部病灶术中见暗红色肿瘤位于左侧侧脑室三角区,质地软。大小3cm×3cm×2cm,大部分呈囊性。
组织学特点:肿瘤细胞呈多形性,梭形细胞为主要成分,呈松散的束状排列,混有单核或多核巨怪瘤细胞(图5)和泡沫样细胞(图6),胞浆丰富,呈泡沫状或较大的空泡样。罕见核分裂象,未见坏死区域。部分区域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形成上皮样结构。可见嗜伊红颗粒小体。网状纤维丰富,围绕单个肿瘤细胞。淋巴细胞散在浸润。

图5 多核巨怪瘤细胞,HE×400

图6 泡沫细胞,HE×400
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网状纤维染色显示丰富围绕肿瘤细胞纤维网(图7)。GFAP、S-100、CD34、Vimentin阳性。Actin(横纹肌)、SMA、CK、EMA、CD68、AAT、Syn阴性。MBI(Ki-67)偶见阳性细胞(标记指数<1%)。
病理诊断:(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WHOⅡ级)。

图7 网织纤维染色着色,×400
本例术后1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