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肺癌脉络膜转移
病例 肺癌脉络膜转移
作者
刘月明
案例诊断
右眼脉络膜转移癌;右肺原发支气管肺癌
导读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脉络膜转移癌的发生率在眼科门诊中较过去有所提高,现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诊治的1例肺癌脉络膜转移患者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5岁,右眼视力下降一月余。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眼科检查:视力右0. 2,不能矫正,左1.0;眼压右17mmHg,左19mmHg。双角膜清,前房中深,KP(-),闪光(-),瞳孔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清亮。散瞳眼底检查,见右眼黄斑颞侧至周边部灰黄色高度隆起实性病灶,色素分布不均匀,下方周边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图1);左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初步拟诊右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继发视网膜脱离,并进一步行辅助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CDI)检查,示右眼视盘颞侧实性半球形隆起性病灶,病灶最大基底半径16.1mm,最大高度5. 9mm,病变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玻璃体内可探及条带状回声与其相连,其上可探及血流信号(图2);左眼球内未见异常回声。右眼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FFA),静脉期瘤体内斑驳高荧光,晚期斑片状高荧光,中心荧光遮蔽(图3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ICGA),瘤体范围较荧光造影显示广泛,晚期弥漫高荧光,中心荧光遮蔽(图 3B)。FFA及ICGA均未见左眼异常荧光。光学相干眼底断层扫描右眼黄斑区浆液性浅脱离(图4),黄斑颞侧脉络膜占位性病变,左黄斑未见明显异常。眼眶磁共振(MRI)显示,右眼视盘颞侧肿块影突入玻璃体腔内,T1WI低信号,T2WI等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肿块周围“V”形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图5A~C)。以上检查结果回报后并不支持典型的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故进一步追问病史,患者近两月偶有咳嗽,无明显咳痰、咯血,吸烟史30年,每天20支。继而再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显示右肺下叶周围肺野软组织肿块影,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中央型肺癌,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图6)。遂请呼吸科会诊,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以及痰液瘤细胞检查,最终确诊右肺原发支气管肺癌(腺癌,T3N2M1,Ⅳ期)。随后采取化疗,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放弃治疗,进而失访。

图1 患者男性,55岁,彩色眼底照相显示右眼黄斑颞侧至周边部灰黄色高度隆起实性病灶(白色箭头),色素分布不均匀

图2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右眼视盘颞侧实性半球形隆起性病灶,病变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A);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回声(B)

图3 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180°反转图像)

A. FFA示晚期斑片状高荧光,中心荧光遮蔽;B. ICGA示晚期弥漫高荧光,中心荧光遮蔽

图4 右眼OCT检查

A.黄斑区浆液性浅脱离,伴有视网膜下渗出;B. OCT扫描方位,其颞侧可见脉络膜占位性病变

图5 眼眶磁共振检查

A.显示视盘颞侧肿块影突入玻璃体腔内,T1WI低信号;B. T2WI稍高信号;C.增强后明显强化

图6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

A.示右肺下叶周围肺野软组织肿块影;B.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

分析与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核心信息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脉络膜肿瘤 下一篇:病例 以眼内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脉络膜转移癌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