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手术后,视网膜下液会在全部视网膜裂孔闭合后16~48小时内快速吸收。少数病例尽管裂孔已封闭,然而视网膜下液吸收缓慢,可持续存在数周甚至数月。RD手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良好,而视网膜下局限性积液超过1个月仍未完全吸收,这种情况称为视网膜下液延迟吸收(delayed subretinal fluid absorption,DSRFA)。DSRFA在临床上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视网膜下的局限性积液长期存在,可累及黄斑区,通常不扩展至其他部位的视网膜,无新的视网膜裂孔出现,可伴有视网膜下胆固醇结晶等沉积物。我们收治两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在行视网膜脱离手术视网膜裂孔完全封闭后8个月以上视网膜下液未完全吸收,报告如下。
病例1
患者女性,49岁,既往史:双眼高度近视;患者于2005年9月被诊为“左眼黄斑孔视网膜脱离”,行“左眼玻璃体切除+ C3F8填充术”。2006年7月复查时左眼视力为3米光感,左眼晶状体混浊,眼底不入,眼部B超示“左眼玻璃体混浊,陈旧性视网膜全脱离,眼球壁增厚,眼球早期萎缩?”,患者放弃治疗。无其他眼病病史。支气管扩张病史30年,间断咳嗽、咯血发作,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现病史: 2009年7月7日,患者因“右眼视物不清1个月”就诊,右眼视力为眼前指数,左眼无光感;眼压:右眼16. 0mmHg,左眼6. 0mmHg;右眼角膜清亮,前房中深,晶状体皮质混浊,后极部视网膜浅脱离,黄斑区视网膜裂孔,后巩膜葡萄肿(图1A);左眼球内陷萎缩,虹膜纹理不清,瞳孔区后粘连,瞳孔不规则,晶状体混浊,眼底不入。B超示:双眼视网膜脱离。OCT示:右眼黄斑裂孔伴前膜,视网膜脱离(图2A)。诊断: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左眼黑矇,眼球萎缩。于2009年7月10日行“右眼玻璃体切除+剥膜+内界膜剥除+巩膜外冷冻+气液交换+硅油填充术”。术后予以抗炎、改善循环、维生素神经支持治疗等。2009年7月20日复查:右眼视力0.04,眼压13mmHg,角膜清亮,前房中深,晶状体皮质混浊同前,后极部视网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裂孔封闭好,黄斑区下方存在少量视网膜下液,建议随诊观察。2009年8月17日(术后1个半月)复查:右眼视力0.05,眼压为27mmHg,角膜清亮,前房中深,晶状体混浊,后巩膜葡萄肿,裂孔周围封闭好,前置镜下仔细检查可见黄斑区下方少量视网膜下液(图1B)。OCT示“右眼黄斑孔闭合好,黄斑下方视网膜脱离”(图2B),给予醋甲唑胺降眼压治疗。2009年10月12日(术后3个月)复查:右眼视力0. 04,眼压19. 9mmHg,眼底检查同前,OCT示黄斑裂孔封闭伴下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图2C),建议观察。2009年12月18日(术后5个月)复查:眼底检查同前,OCT检查黄斑裂孔封闭,下方残存积液仍未吸收(图2D),建议观察。2010年6月(术后11个月)入院拟行硅油取出术。术前情况:右眼视力0. 08;眼压右眼17. 7mmHg;右眼前节未见异常,散瞳下见晶状体呈棕黄色核性混浊,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眼底见视乳头色淡红,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视网膜呈豹纹状眼底,黄斑区视 网膜平,呈萎缩灶。OCT示右眼黄斑裂孔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已黏合,黄斑颞下方少量视网膜下积液未吸收。2010年6月11日(术后11个月)局麻下行右眼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0天复查右眼视力0. 1,OCT示右眼黄斑裂孔闭合好,颞下方视网膜下少量残存积液同前(图2E)。

图1 病例1,患者女性,49岁,右眼眼底彩色照相
A.手术前,显示右眼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萎缩伴黄斑裂孔,后极部视网膜脱离;B.手术后1个半月,黄斑孔封闭,黄斑萎缩,后巩膜葡萄肿,前置镜仔细检查可见黄斑下方少量残存视网膜下液

图2 病例1,患者女性,49岁,右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OCT系列观察图
A.手术前,右眼黄斑裂孔,黄斑前膜,视网膜脱离;B.玻璃体术后1个半月,黄斑裂孔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已黏合,少量视网膜下积液;C.玻璃体手术后3个月,黄斑裂孔闭合,少量视网膜下积液;D.手术后5个月,黄斑裂孔闭合,少量视网膜下积液;E.玻璃体术后11个月,硅油取出术后10天,黄斑裂孔闭合,少量视网膜下积液
病例2
患者男性,24岁,于2008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前颞上方黑影遮挡10余天入院,无眼痛、眼红,无外伤史。双眼高度近视,无其他眼病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液性疾病等全身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6,矫正视力1.0;左眼视力0.04,矫正视力0.8。眼压:右18.0mmHg,左17.0mmHg。右眼泪道下冲反流,无分泌物。双眼前节未见异常。散瞳眼底检查:右眼颞上方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区,赤道后可见大片格样变性区,变性区内见多发裂孔,裂孔边缘玻璃体牵拉,PVR B级,视盘正常;左眼颞下方见格样变性区,余视网膜未见异常。B超示:右眼视网膜脱离(图3)。诊断: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VR‐B,双眼屈光不正。于2008年10月10日局麻下行右眼巩膜外扣带术,术中冷冻视网膜变性区及裂孔,术毕检查眼底裂孔封闭于嵴上。术后予以抗炎、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术后10天检查:视力右眼0.08,矫正0.7,左眼0.1,矫正1.0,眼压右眼15mmHg,左眼21mmHg;右眼结膜轻充血,双眼角膜清亮,前房瞳孔正常,晶状体清,视网膜复位。给予左眼颞下变性区光凝治疗。2008年11月24日(术后1个半月)复查,双眼前节正常,右眼视网膜复位良好,黄斑颞上距离黄斑中心凹约1DD处见暗灰色划界线,颞上象限视网膜色泽稍发灰暗;左眼颞下周边激光光凝反应良好;OCT显示:右眼黄斑颞上方视网膜下少量残存积液(图4)。2009年2月9日(术后4个月)再次复查,双眼前节正常,眼底视网膜在位,黄斑颞上暗灰色划界线仍存(图5),OCT示右眼黄斑颞上方仍有少量残存视网膜下积液,未见明显吸收(图5),给予醋甲唑胺0.25g每日两次口服,随诊。2009年6月1日(术后8个月)再次复查,视力右眼0.2,矫正0.8,左眼0.2,矫正1.2;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7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瞳孔正常,晶状体清,眼底颞上象限仍可见暗灰色划界线(图6),OCT显示黄斑区颞上仍有少量视网膜下残存积液(图6)。2009年12月28日(术后14个月)复查,视力右眼0.2,矫正0.8,左眼0.2,矫正1.2;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8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瞳孔正常,晶状体清,眼底颞上象限划界线明显变淡,颞上象限视网膜色泽基本恢复正常(图7),OCT示视网膜下液吸收消退(图7)。

图3 病例2,患者男性,24岁,手术前B超示右眼视网膜脱离(A),左眼球内未探及异常回声(B)

图4 病例2,右眼巩膜外手术后1个半月复查,视网膜复位良好,黄斑颞上距离黄斑中心凹约1DD处见暗灰色划界线,颞上象限视网膜色泽稍发灰暗,OCT示右眼黄斑颞上方视网膜下少量残存积液

图5 病例2,右眼巩膜外手术后4个月,眼底像显示视网膜复位,黄斑颞上距离黄斑中心凹约1DD处见暗灰色划界线(白色箭头),颞上象限视网膜色泽稍发灰暗,OCT示右眼黄斑颞上方视网膜下少量残存积液

图6 病例2,右眼巩膜外手术后8个月,眼底像显示视网膜复位,黄斑颞上距离黄斑中心凹约1DD处仍见暗灰色划界线(白色箭头),颞上象限视网膜色泽稍发灰暗,OCT示右眼黄斑颞上方视网膜下少量残存积液无明显吸收

图7 病例2,右眼巩膜外手术后14个月,眼底像显示视网膜复位,黄斑颞上象限残存视网膜下积液吸收,隐约仍见暗灰色划界线(白色箭头),颞上象限视网膜色泽基本恢复正常,OCT示视网膜下液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