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特发性板层黄斑裂孔
病例 特发性板层黄斑裂孔
作者
樊文英;刘宁朴
案例诊断
左眼板层黄斑裂孔
导读

特发性板层黄斑裂孔是指病因不明的黄斑区视网膜部分组织缺损,其余部分组织结构保持完整。不同于全层裂孔,板层黄斑裂孔通常对视力影响较轻,但也可发展成为全层裂孔,引起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甚至进而形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例特发性板层黄斑裂孔的病例,对侧眼因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就诊时已经失明。对该患者密切随访3年,患者视力和眼底OCT表现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77岁,查体时发现左眼黄斑病变,不伴视物变形,于2007年5月31日就诊于门诊。患者右眼曾于1994年患黄斑孔视网膜脱离,并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患者无法准确提供),2002年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未进一步诊疗,目前已失明。否认外伤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4。眼压右眼15.2mmHg,左眼13.5mmHg。右眼角膜白斑,晶状体混浊,余结构窥不清;左眼角膜清亮,前房略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视盘正常,见板层黄斑裂孔(图1)。OCT检查示“左眼板层黄斑裂孔”(图2A),建议随诊观察。

2007年8月16日(初诊3个月后)复诊,主诉视力无明显变化,不伴视物变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5。眼压右眼13.9mmHg,左眼18.1mmHg。右眼角膜白斑,晶状体混浊,余结构窥不清。左眼角膜清亮,前房略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视网膜黄斑区板层黄斑裂孔。OCT结果同前次无明显变化,建议随诊观察。

2007年12月17日(初诊6个月后)复诊,主诉视力无明显变化,不伴视物变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4。眼压右眼7.7mmHg,左眼13.1mmHg。右眼角膜白斑,晶状体混浊,余结构窥不清。左眼角膜清亮,前房略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视网膜黄斑区板层黄斑裂孔,OCT检查同前无明显变化,建议随诊观察。

图05-1 患者女性,77岁,左眼底彩色照相,示左眼板层黄斑裂孔

2009年3月2日(初诊后1年9个月)复诊,主诉视力无明显变化,不伴视物变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6。眼压右眼10.1mmHg,左眼12.2mmHg。右眼角膜白斑,晶状体混浊,余结构窥不清;左眼角膜清亮,前房略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视网膜黄斑区板层黄斑裂孔,OCT检查同前未见明显变化(图2B),建议随诊观察。

2010年11月1日(初诊后3年5个月)复诊,患者感左眼视力略有下降,不伴视物变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5。眼压右眼7.8mmHg,左眼12.5mmHg。右眼角膜白斑,晶状体混浊,余结构窥不清。左眼角膜清亮,前房略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视网膜黄斑区板层黄斑裂孔,OCT检查裂孔大小未见明显变化,黄斑中心残存组织似较前变薄(图2C),建议随诊观察。

图2 左眼OCT检查

A.示左眼板层黄斑裂孔,无明显的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或黄斑前膜,孔周见视网膜层间劈裂;B.初诊后1年9个月复诊,OCT检查示裂孔大小及黄斑中心厚度无明显变化;C.初诊后3年5个月复诊,OCT检查示裂孔大小未见明显变化,黄斑中心残存组织似较前变薄,孔周见视网膜层间劈裂

分析与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核心信息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大功率激光笔致黄斑损伤 下一篇:病例 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交感性眼炎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