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9岁。
主诉:
劳力性气短7天,加重2天。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7天干农活时突然出现气短,休息后约半小时缓解,不伴发热、胸痛、咳嗽、咯血、心悸、头昏、恶心、出汗等,未诊治,入院前2天再次出现气短,且进行性加重,日常活动明显受限,伴轻度咳嗽、咳少量白黏痰,偶感胸背部刺痛,伴头昏、乏力、纳差、心悸,尚能平卧,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消炎、止咳治疗”,效果差,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
患者于22个月前患“脑梗死(右侧)”,遗留左侧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
个人史:
生长于原籍,无烟、酒等特殊嗜好。
月经婚育史:
患者4年来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至10余天,周期20余天,本院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2年前患“失血性贫血”,共输血2次,入院40天前服用复方炔诺孕酮1粒/日×32天,入院当天为经期第6天,阴道流血量不多。21岁结婚,生育1 子1女。
家族史:
父母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查体:
T 35.7℃,P 108次/min,R 38次/min,BP 140/85mmHg,H 165cm,W 70kg,贫血貌,自动体位,睑结膜、口唇苍白,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及压痛,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8次/min,律齐,P2>A2,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肌力Ⅲ级,感觉减退,左侧Babinski征阳性。
辅助检查(急查):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电轴正常,V1~V4导联T波倒置。
胸部正位片:心、肺、膈未见异常。
超声心动图:右心系统扩大,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扩张,肺动脉高压(收缩压约70mmHg),三尖瓣、肺动脉瓣中度反流,右心室收缩功能减弱,射血分数28%。
血常规:WBC 11.9×109/L,NEUT 77.8%,RBC 3.92×1012/L,Hb 79g/L,MCV 77.1fl,MCH 21pg,MCHC 273g/L,PLT 312×109/L。
生化八项:K+ 4.46mmol/L,Na+ 137mmol/L,Cl- 102mmol/L,Ca2+ 2.25mmol/L,CO2CP 15.9mmol/L,GLU 9.8mmol/L,BUN 56.1mmol/L,Cr 82μmol/L。
凝血系列:PT 13.3秒,PTA 80.7%,INR 1.09,APTT 18.8秒,Fbg 2.871g/L。
动脉血气分析:pH 7.436,PCO2 19.6mmHg,PO2 44mmHg,HCO3- 13.2mmol/L,O2sat83%。
D-二聚体1300mg/L。
入院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Ⅲ级
Ⅰ型呼吸衰竭
失血性贫血
脑梗死(后遗症期)
一、入院后的治疗方案、病情变化
(一)治疗方案
1.溶栓治疗
患者无低血压、休克,不考虑大面积肺栓塞,但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减弱、射血分数值明显下降,属于次大面积肺栓塞,结合发病时间在14天内,考虑患者有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同时无绝对及相对禁忌证,可以实施该项治疗。但患者有陈旧脑梗死、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度贫血,目前正处于经期,该项治疗有可能引起脑出血、阴道大量流血而危及生命,风险较大,需谨慎。请妇科主任会诊:患者因“阴道流血增多4年”多次在本科门诊就诊并住院输血2次,妇查子宫不大,B超无子宫肌瘤,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血红蛋白偏低,曾行刮宫术,间断口服复方炔诺孕酮止血,口服铁剂等纠正贫血,较前有所好转,故“功能性子宫出血、失血性贫血”诊断明确。因患者目前合并肺栓塞,不宜用雌、孕激素(复方炔诺孕酮)止血,可用雄激素(甲睾酮5~10mg/d)促进子宫止血、绝经。患者目前已是月经末期,阴道流血量不多,若溶栓治疗后子宫出血增多,可用甲睾酮和急诊宫腔内填塞止血,不宜刮宫。
2.抗凝治疗
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为机体发挥自身的纤溶机制溶解血栓创造条件。低分子肝素6150U,12小时一次,肌内注射,5~10天;华法林3.0mg,每天一次,口服,3天后复查凝血系列,维持INR 2.0~3.0,否则应将华法林加量1.0~0.5mg/次,共服用6个月。
3.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面罩吸氧;患者目前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可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2.5~10μg/(kg · min);若血压下降,可静脉滴注多巴胺5~10μg/(kg · min)以上。
4.放置腔静脉滤器
若证实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防止血栓再次脱落阻塞肺动脉,可考虑放置腔静脉滤器。
5. 纠正贫血
口服右旋糖酐铁、生血片、维生素C。
(二)入院后的病情变化及相应治疗
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反复交代溶栓治疗的效益与风险,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入院次日上午10时给予尿激酶150万U、2小时静脉滴注完,至下午14时以后患者气短较前有所减轻,监测心率90~100次/min、血压120~130/80~90mmHg、血氧饱和度80%~90%、呼吸28次/min,阴道流血量无增多,复查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复查动脉血气分析:pH 7.4,PCO2 30mmHg,PO2 70mmHg,HCO3- 18.2mmol/L,O2sat89%。考虑溶栓治疗成功,肺动脉血栓部分溶解。继续按计划给予抗凝等治疗,患者气短逐日减轻,咳嗽、头昏、乏力、心悸明显好转,月经量减少,入院第4天月经停止,华法林逐渐加量至6mg后,INR 2.2达标。下肢静脉超声未发现血栓影像,是否与溶栓、抗凝治疗后血栓溶解有关·化验空腹血糖5.8mmol/L;血脂:CHO 5.4mmol/L,LDL 3.4mmol/L,TG 1.7mmol/L,为“血脂异常”,加用血脂康洛伐他汀。
二、病情转归
患者出院时无气短、咳嗽、头昏、乏力等,一般情况好,呼吸22次/min,血压120/70mmHg,心率82次/min,律齐,余查体同前。复查动脉血气分析:pH 7.41,PCO2 35mmHg,PO2 80mmHg,HCO3- 21mmol/L,O2sat 92%。出院后坚持口服华法林、右旋糖酐铁、洛伐他汀等药,气短未再加重,2个月后血红蛋白、血脂正常,基本停经。6个月后停服华法林。维持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洛伐他汀0.6g/d,预防脑梗死再发,患者至今病情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