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9岁。
主诉:
胸闷、心悸4天。
现病史:
2007年1月16日晨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呈持续性,伴乏力、恶心、呕吐、咳嗽,无呼吸困难,无发热,无头晕、晕厥,无咳痰,于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考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剂量不详)效果欠佳。转本院急诊科,复查心电图,仍考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情况下,静脉注射三磷腺苷20mg,转复为“窦性心律”,数秒后“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先后应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食管调搏超速抑制等方法,均不成功,遂收住院。
既往史:
既往体健,间断有心悸症状10年,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
个人史:
生于原籍,无放射性等有害物质接触史。
月经婚育史:
,LMP 2006-6-10,孕32-周,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量中等。已婚,G5P2,育有2女,爱人体健。
家族史:
父母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查体:
T 36.1℃,P 198次/min,R 22次/min,BP 103/77mmHg,H 155cm,W 70kg。精神差,营养中等,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双侧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圆,对光反射灵敏。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湿啰音和干鸣音,左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有力,心界叩诊略向左扩大,心率19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无压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3.7×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1.6%,RBC 3.1×1012/L,Hb 105g/L,PLT 158×109/L。cTnI 0.06ng/ml。空腹血糖5.75mmol/L,尿素氮4.36mmol/L,血肌酐70.7μmol/L。FT3 2.0pg/ml,FT4 0.91pg/ml,TSH 1.06μIU/ml。心电图:室上性心动过速(图1)。

图1 2007年1月19日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B超:宫内妊娠,单活胎。
入院诊断: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宫内妊娠32周,肺部感染
一、入院后的病情变化及相应治疗
入院后第2天,胎死宫内,并引发DIC,左足部血栓栓塞。急诊行剖宫取胎术后,静脉注射美托洛尔5mg发现心率逐渐下降,且能维持较长时间,连续静脉注射3次,心率降至158次/min,血压升至100~110/70~80mmHg,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待心率降低后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图4)。相应给予抗凝、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微循环等治疗。

图4 注射美托洛尔后心率逐渐降至100次/min
二、入院后辅助检查及提示意义
胸片检查显示心影增大,考虑为长期心动过速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特点是长期心动过速可引起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即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一旦心动过速得以控制,原来扩大的心脏和心功能不全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病史和临床体征是诊断的唯一途径。当患者心脏扩大或心衰和快速心律失常同时存在或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时,应考虑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快速心律失常每天发作超过总时间的10%~15%,可诱发心肌病。
三、最后诊断及治疗方案
最后诊断: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Ⅱ级
宫内妊娠32周胎死宫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左足血栓栓塞
肺部感染
治疗方案:地尔硫䓬30mg,每天3次;比索洛尔5mg,每天1次;胺碘酮200mg,每天1次。心率可控制在90~110次/min。建议行射频消融术,对窦房结头部行改良性消融,患者拒绝。因症状缓解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