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急性下后壁、右室心肌梗死
病例 急性下后壁、右室心肌梗死
作者
李丽琪
案例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后壁、右室、前壁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血压3级;糖尿病
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51岁。

主诉:

发作性胸闷1天。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1日晚进食冷牛肉后2小时左右出现胸骨后憋闷伴心悸,之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且伴有出汗,呕吐后胸闷症状缓解,但仍有恶心、出汗,持续3~4小时后就诊于本院急诊,当时测血压为129/95mmHg,行心电图提示Ⅱ、Ⅲ、aVF、V4~V9导联ST段抬高0.1~0.5mV,V3R~V5R导联ST段抬高0.1~0.3mV,Ⅰ、aVL导联ST段压低0.1~0.3mV,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及交界性逸搏心律。考虑“急性下后壁、右室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溶栓后2小时ST段下降小于50%,为行进一步诊治转入心内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发病后曾吐一小口咖啡性液体,请消化科会诊后不除外上消化道出血,已给予“禁食,埃索美拉唑静脉泵入”,入急诊后未再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未大便,亦无尿,出汗较多。患者入院以来精神、食欲差,睡眠欠佳。

既往史:

既往有糖尿病史15~16年,目前给予“诺和灵R早12U、午14U、晚14U”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尚可。高血压史6~7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平素很少监测血压,偶测血压在130~140/70~80mmHg;4年前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利在本院诊断为“脑梗死”,目前右侧肢体活动尚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11岁患者因车祸行左下肢截肢术,当时曾有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生于原籍,现居于原籍。未到过疫区,无有害及放射物接触史。吸烟史30余年,2~3盒/日。近2个月有间断大量饮酒史。

家族史:

父母均死于肺部疾病,否认其他家族遗传及传染病史。

查体:

BP 104/78mmHg,急性病容,营养良好,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双侧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尖搏动无异常,心界叩诊向左侧扩大,心率79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左下肢缺如,其余关节无红肿,运动自如,双侧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适中,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心电图(入院当时):Ⅱ、Ⅲ、aVF、V4~V6导联ST段抬高0.1~0.3mV,V3R~V5R导联ST段抬高0.1~0.3mV,Ⅰ、aVL导联ST段压低0.1~0.2mV,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入院当时化验:血肌酐146.9μmol/L,肌钙蛋白-I 5.36ng/ml。

入院后心电监护: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间歇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后壁、右室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肺部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一、入院后的治疗方案及病情变化

入院后给予扩冠、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糖、降脂、稳定斑块、利尿、抑酸及对症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且趋于稳定。

入院后患者未再出现胸闷、胸痛,未再出现呕血、黑便。患者发病后行溶栓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小于50%,入院后心电图ST段仍抬高,考虑血管病变重,溶栓未通;发病后出汗较多,考虑可能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同时交感兴奋可导致周围血管收缩,皮肤湿冷。患者有糖尿病史多年,发病后查血肌酐增高,考虑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且发病后尿量偏少,考虑可能与入量不足、出汗多有关,但亦不除外急性肾衰竭,经补足入量,监测肾功能治疗后出入量大致平衡,肾功能未再继续恶化。患者发病后曾有呕吐咖啡色物质,但既往无消化道溃疡病史,且仅一口,就诊后未再出现,亦无血压进行性下降及血红蛋白下降,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大便情况,均未提示再次出血。

入院后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患者发病后心电图V1~3导联ST段有抬高,且V3导联由rs波变为QS波,故考虑同时存在前间壁心肌梗死,一般情况下大的前降支可以出现前壁及下壁同时心肌梗死,但患者有右室心肌梗死,考虑此次罪犯血管仍为右冠状动脉,考虑可能既往有前降支的慢性闭塞,靠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此次右冠状动脉近端梗死,致使右冠状动脉及前降支供血部位缺血坏死,梗死面积大,导致心功能不全。

二、介入诊治情况

于入院后第10日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PCI术。取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有意义狭窄;前降支近端于第一对角支发出处99%狭窄,第一对角支开口99%狭窄;旋支未见有意义狭窄;右冠状动脉开口以远99%局限狭窄病变,后分叉前85%局限狭窄,考虑到患者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均较重,而此次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故决定先行右冠状动脉PCI术,择期行LAD PCI术。行右冠状动脉造影时心电监护出现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故穿刺右股静脉成功后植入6F鞘管,沿鞘管送入起搏电极达右室心尖部备用,于右冠状动脉病变处植入2枚支架。术中心电监护为一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未再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周后于前降支处再次行PCI术,植入1枚支架(图1-图5)。

三、最后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后壁、右室、前壁心肌梗死

心脏扩大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图1 前降支PCI术前1

图2 前降支PCI术前2

图3 前降支PCI术后

图4 右冠状动脉PCI术前

图5 右冠状动脉PCI术后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

肺部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右侧股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左侧股动脉及髂动脉纤细

颈椎病

四、病情转归

患者经行PCI术后,心功能较前好转,心脏传导阻滞改善,复查心电图提示P-R 0.20毫秒,出量大于入量,血压平稳为110~120/70~80mmHg,血糖控制尚可,故出院。院外治疗1个月后随访患者无胸闷、胸痛、气短表现,各项指标平稳,仍嘱其坚持服药,院外定期复查。

病例的相关问题及解答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急性前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一篇:病例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合并妊娠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