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发热2周
病例 发热2周
作者
胡大一;布艾加尔·哈斯木;孟晓平
案例诊断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心功能Ⅲ级;右下肺动脉栓塞
病历摘要

一般情况

女,37岁,汉族。

主诉

持续发热2周。

病史摘要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头晕,至当地诊所就诊,测量体温38.3℃,最高体温达39℃,发热多见于夜间及早晨,呈高热39℃以上,白天低热,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夜间为主,无畏寒、寒战,至当地诊所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后仍有间断发热,2天前患者出现畏寒、寒战。今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赘生物伴中度肺动脉瓣反流。为求进一步诊治来笔者医院。起病以来,患者胃纳尚可,精神欠佳,大小便正常,无血尿、泡沫尿。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病史,无侵入性心血管检查或治疗史,无吸毒史及静脉药物滥用史。

查体

T 37.9℃,P 120次/分,R 22次/分,BP 100/ 64mmHg。神清,精神欠佳,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瘀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震颤。心率12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见Roth斑和Janeway损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外院血常规:WBC 18.4×109/L,N 89.9%。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凝血:D-二聚体3237ng/ml。心脏彩超:右心房45mm右心室44mm左心房横径28mm,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中央型);肺动脉瓣赘生物形成;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彩色血流示:房水平左向右分流。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胸片:心胸比0.64,心影增大,肺动脉扩张,肺血增多。2010-2-4:血气:PCO229mmHg,Ph 7.46,PO21222mmHg。凝血:D-二聚体354ng/ml,血浆纤维蛋白原5.07g/L。治疗后查胸部CT:右肺下叶实变影完全消失,右肺下叶动脉充盈正常。超声心动图未见新的赘生物。2010-2-27:ESR 49mm/h。

初步诊断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心功能Ⅲ级。

治疗过程

诊治过程

患者病史和超声心动图结果高度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连续静脉采血3次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3次血培养结果均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万古霉素500mg静点,每日3次。3天后体温开始下降,血白细胞计数逐渐回落。考虑到肺动脉瓣赘生物脱落可导致肺栓塞,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症状及体征变化,隔日检测血气分析、D-二聚体及超声心动图。心外科会诊认为暂无手术指征,若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如体温不降、赘生物增大或出现药物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可行外科手术治疗。2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突然发现肺动脉瓣赘生物消失,肺动脉瓣穿孔。胸部CT显示右肺下叶大片实变影,肺动脉增强扫描可见右肺下叶动脉充盈缺损,肺动脉主干扩张明显。考虑肺动脉瓣赘生物脱落致右下肺动脉栓塞伴右下肺感染。鉴于患者无症状,且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122mmHg,吸氧2L/min)及氧饱和度(97%)正常,外科会诊考虑无肺动脉切开取栓指征,若右下肺感染不能控制,形成肺脓肿可行右下肺叶切除术。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在此基础上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6周。之后连续观察3周,患者体温稳定于37.1℃以下,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持续正常,贫血纠正,脾脏缩小,多次血培养阴性,胸部CT复查显示右肺下叶实变影完全消失,右肺下叶动脉充盈正常,超声心动图未见新的赘生物。6个月后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超声随访无残余漏,肺动脉瓣反流减轻,肺动脉压降至正常。其后的2年随访期间,患者无明显不适,活动耐量佳,正常工作、生活。

最终确诊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心功能Ⅲ级,右下肺动脉栓塞。

误诊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相关最新指南及诊治进展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全身肌肉疼痛 下一篇:病例 突发意识丧失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