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肠旋转不良
病例 肠旋转不良
作者
李卉;李岩
案例诊断
肠旋转不良
导读

肠旋转不良系胚胎期肠管发育过程中,中肠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障碍,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肠系膜附着不全,导致十二指肠受压、中肠扭转等病变。是婴儿先天性肠梗阻的常见病因,成人少见,发生率约0.2%。

病历摘要

病例介绍

患者中年男性,34岁,慢性病程,以“反复腹痛1年,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多为脐周隐痛,疼痛与进食无关,无加重缓解因素,偶尔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液及胆汁,无食物及血,排气排便无明显减少,多次于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抑酸、抑制胰酶等治疗后病情可缓解。近1年共发作4次,3天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入我院进一步治疗。病来无发热,无胸闷、气短,体重无明显下降,排尿正常,平素排便约3~4天1次,饮食正常。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神志清,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弱,约2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键查:

胰腺CT:胰腺形态大小正常。

胃镜:慢性胃炎。

血淀粉酶:160U/L,复查后:152U/L;血脂肪酶及尿淀粉酶均正常;其余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检查均正常。

入院诊断:急性轻症胰腺炎。

诊治经过

患者既往多次诊断胰腺炎,病情反复发作,抑酸、抑制胰酶等治疗有效。本次入院后有腹痛表现,化验血淀粉酶升高,但升高幅度低于3倍正常值,腹部CT显示胰腺形态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急性轻症胰腺炎”,给予禁食水、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治疗。经以上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腹痛较前减轻,但仍有隐痛或闷痛,未完全缓解,反复复查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均无明显升高。患者排便差,约3~4 天1次,排气可,完善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消化道钡餐透视(图1):空肠分布于右中上腹,回肠位于中腹部脐周及左侧腹,升结肠亦位于左侧腹部,左下腹部未见小肠分布,整体回肠长度较短。

明确诊断:肠旋转不良。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近1周后症状缓解出院。

图1 消化道钡餐透视

A.空肠分布于右中上腹,回肠位于中腹部脐周及左侧腹;B.升结肠位于左侧腹部,左下腹部未见小肠分布,整体回肠长度较短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成人巨结肠 下一篇:病例 不典型急性阑尾炎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