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结肠在成人中是一种少见病,是因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或后天获得性因素所致的结肠扩张。多数患者在幼儿时期即有慢性便秘或腹胀,但因其临床症状轻或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成年后,由于多数患者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入院治疗,极易发生误诊。
患者女性,47岁,以“腹胀1年”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进食后可加重,伴有下腹隐痛,大便7~8天一次,排便后腹痛及腹胀可缓解,时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呕吐隔夜宿食,无呕血及黑便,有反酸、打嗝、嗳气,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给予导泻及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1个月前行全腹增强CT提示:近端结肠广泛积气、扩张,符合低位不全肠梗阻,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者病来无咳嗽咳痰,无心悸气短,无胸闷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饮食睡眠一般,1年来体重减轻约15kg。
既往史:患者平素有便秘史10年,约2~3日排便一次,近几年加重多需泻药辅助排便,粪便为软便,无硬结。既往否认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5/65mmHg。神清语明,营养中等,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皮疹,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全腹增强CT:乙状结肠中远段肠壁增厚,近端结肠广泛积气、扩张(图1);子宫后倾、子宫后壁肌瘤;子宫后壁斑片状低灌注区。

图1 全腹增强CT
结肠广泛积气、扩张
结肠镜:慢性结肠炎。
立位腹平片:符合肠梗阻表现,脊柱胸腰段向左侧弯。
入院诊断:1.不全肠梗阻;2.子宫肌瘤。
患者入院后给予禁食水、抑酸、抗炎及补液治疗,腹胀症状无明显缓解,口服生豆油后有排便,便中可见油花,粪便不成形,无黏液脓血。应用通便药物及泻药后患者可排便,有明确便前腹痛腹鸣,排便后腹痛腹胀症状缓解。入院后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64.70%,红细胞4.49×1012/L,血红蛋白129g/L,血小板计数214×109/L。
便常规:外观软便,白细胞阴性,红细胞阴性,潜血阴性。
血清肿瘤标记物:CEA8.17ng/ml,略高于正常值,CA724、AFP、CA153、CA125、CA19-9均正常。
肝功能、肾功能及离子、空腹血糖均正常;凝血五项、甲功系列及抗核抗体系列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补体、风湿三项未见异常。
复查结肠镜:结肠黑变病;结肠静脉显露。
X线钡灌肠:结肠脾曲与横结肠之间可见移行段,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肠管明显扩张(图2),阑尾未显影。

图2 X线钡灌肠
钡灌肠见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肠管明显扩张
结肠传输实验:结肠传输功能迟缓。
肛门排便造影:基本正常。
明确诊断:成人巨结肠。转入肛肠外科,患者于全麻下行全结肠切除术。术后结肠病理:肠黏膜腺体排列规整,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见少许发育不良的神经节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