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0岁,以“腰痛10年,腹痛腹泻5年,黏液血便3天”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不适,酸痛,伴有双髋关节疼痛,无明显晨僵,无腰椎活动受限,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未系统诊治。5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右下腹疼痛,间断腹泻,偶有暗红色血便,未诊治。1年前发现右下腹包块,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于当地医院疑诊“急性阑尾炎”行开腹手术,术中见阑尾正常,盲肠充血水肿、增厚,行“盲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切除肠段全层炎症,可见非干酪样性肉芽肿,诊断为“克罗恩病”,未接受治疗,术后仍间断出现暗红色血便及腹痛腹泻。入院前3天患者再次出现黏液血便,每天3~4次,右下腹疼痛加重而入院。病来无低热、咳嗽、咯血、盗汗表现。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7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00/65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纯,心率78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未触及包块,右中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指压痕阳性。
入院诊断: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可能性大)。
入院后给予低纤维素高热量饮食,营养支持治疗,完善相关化验及结肠镜检查。化验检查回报:
血常规:白细胞7.6×109/L,中性粒细胞67.5%,血红蛋白91g/L,血细胞比容26%,血小板正常。
便常规:白细胞6/HP,红细胞阴性,潜血2+;肠道菌群轻度失调。
血清清蛋白33g/L,血沉62mm/h,C-反应蛋白16.5mg/L,CEA正常。
结肠镜所见:进镜距肛门60cm见吻合口,吻合口小肠侧可见一溃疡性病变,环管腔1/2周,表面污秽苔,周边黏膜结节样隆起,取组织5块。吻合口黏膜充血,余大肠黏膜光滑,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晰。病理示:黏膜腺体较规整,间质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局灶黏膜缺失,代之以炎性肉芽肿。
胸片未见异常。PPD试验结果为阴性。
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结合结肠镜、胸片、CEA及PPD试验结果,可除外肠道肿瘤、结核。入院后结肠镜提示吻合口溃疡,病理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炎性肉芽肿,且院外手术切除病变肠段病理亦可见非干酪样性肉芽肿,确定诊断为克罗恩病。给予美沙拉嗪1.0g日三次口服,黄连素、庆大霉素及锡类散每晚保留灌肠等治疗,患者黏液脓血便逐渐减轻并消失。
患者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黏液血便,但首发症状却为腰痛,此症状是克罗恩病的肠外表现,还是其他独立存在的疾病呢?首先我们对患者进行了专科体格检查,Schober试验、右侧“4”字试验及右侧骶髂关节压痛均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炎,腰椎活动度减低。进一步完善骶髂关节CT,结果回报:双侧骶髂关节髂骨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面下多发小囊状透光区,关节间隙未见明显变窄,软组织未见异常,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改变。明确患者腰痛为强直性脊柱炎所致,是克罗恩病的肠外表现,经上述治疗后患者腰痛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