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
病例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
作者
郝庆;李岩
案例诊断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浆膜型)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7岁,农民。以“左下腹痛13天,腹胀7天”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痛,隐痛,无放散,无发热,二便无改变,外院行钡餐透视检查后诊断为“慢性胃炎”,给予“健胃消炎颗粒”及胃动力药物(具体药名不详)口服后疼痛稍有缓解。7天前开始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胃灼热反酸,饮食、二便无改变,我院门诊超声提示“腹腔大量积液”。为求进一步诊治以“腹水待查”收入院。病来无发热、盗汗,无咳嗽咳痰,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过敏史无特殊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神清语明,查体合作,颜面潮红。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血瘀斑。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对称,心肺未及异常。腹膨隆,柔韧感,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指压痕阴性。

辅助检查:

三维彩超:腹腔大量积液,肝胆脾胰腺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腹水待查(结核性腹膜炎可能性大)。

诊治经过

患者年轻女性,既往健康,近期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查体可见面色潮红、腹部触诊柔韧感,彩超检查提示腹腔大量积液,入院诊断考虑结核性腹膜炎可能性大。入院后除完善常规化验检查外,同时进行了血沉、血结核抗体测定及PPD试验、肺CT检查,暂未给予特殊药物治疗,化验检查结果如下:

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29.9%,嗜酸性粒细胞37.6%,血红蛋白147g/L,血小板318×109/L。

血沉:5mm/h。

血清肿瘤标记物:CEA、AFP、CA199、CA724均正常,CA125为1025U/ml,显著升高。

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清离子钾钠氯、钙磷镁等生化指标未见异常。

血结核抗体:阴性。

肺CT:双肺透过度不均,左肺下叶外底段少许炎症;食管壁增厚(图1),腹腔积液。

图1 肺CT

食管壁增厚

上述结果中只有血CA125明显升高,进一步完善腹水的诊断性穿刺,腹水外观呈血性混浊,相关化验结果如下:

常规:李凡他试验阳性,细胞总数13200×106/L,红细胞10000×106/L,白细胞3200×106/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

生化:氯104.0mmol/L,糖5.15mmol/L,蛋白50.3g/L。

腺苷脱氨酶:25.41U/L,乳酸脱氢酶261.3U/L(血乳酸脱氢酶298U/L)。

腹水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及CA724均正常,CA125为1001U/ml,显著升高。

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结核菌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

细胞学:未找到瘤细胞。

患者的腹水为血性混浊,化验结果提示为渗出液,但腺苷脱氨酶仅轻度升高,未找到抗酸杆菌,而且PPD试验阴性,同时结合肺CT、血沉结果,考虑结核性腹膜炎可能性不大。血清及腹水瘤标记物CA125均显著升高,高度怀疑妇科肿瘤导致腹腔转移所致腹水,进一步完善全腹增强CT检查,结果如下:

全腹增强CT:大量腹水;中腹部肠管管壁水肿增厚(图2),性质待定;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增大;所扫胃窦胃壁及食管中、下段管壁增厚,请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关检查。

图2 全腹增强CT

小肠管壁水肿增厚

影像学提示从食管到胃、小肠甚至结肠的广泛水肿增厚,但并未见到相关肿瘤征象,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进行性加重及无恶病质的表现,因此考虑肿瘤的可能性不大。从全腹部增强CT可以看出患者的病变应该在消化道,而且是全消化道的弥漫性改变。下一步需要完善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结果如下:

胃镜: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结肠镜:慢性结肠炎。

胃、肠黏膜活检:慢性炎症。

内镜下并无特殊所见,黏膜组织学检查仅提示慢性炎症。鉴于CT提示食管胃壁的增厚,我们又进行了超声胃镜的检查,结果如下:

超声胃镜:食管、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管壁增厚,五层结构清晰,食管下段厚7mm,顺应性好。

患者为年轻女性,大量腹水,除外了恶性疾病及结核感染,我们考虑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进一步完善了免疫指标的检查,结果如下:

免疫球蛋白:IgA 1.12g/L,IgG 10.80g/L,IgM 0.496g/L。

抗核抗体系列:ANA 1:100+,其余各项均阴性。

总IgE:97.01IU/ml(正常)。

我们分析了患者的各项化验及影像结果,总结了患者的阳性结果如下:①年轻女性,半月前腹痛,1周前腹胀;颜面潮红,腹膨隆,触诊柔韧感,移动浊音阳性。②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37.6%。③血清CA125显著升高,值为1025U/ml。④腹水呈血性混浊,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轻度升高,CA125显著升高,值为1001U/ml。⑤影像学提示全消化道管壁水肿增厚。多次复查血常规,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结合全消化道管壁的明显水肿增厚,我们考虑到是否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但该病的诊断需要病理的支持,即在组织切片中见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于是向病理科申请重新阅片,注意有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果胃、肠黏膜病理切片均未找到嗜酸性粒细胞,但腹水细胞学回报:镜下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图3)。确定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浆膜型)。

图3  腹水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明确诊断后给予甲强龙40mg/d静点,第2天腹胀即有所缓解,第4天腹膨隆变为平坦,第5天腹部柔韧感消失,第7天复查腹部超声,腹水深度为1.7cm,较前明显减少。血常规变化如下:

用药后第4天:白细胞8.3×109/L,中性粒细胞55.9%,嗜酸性粒细胞1.1%,血红蛋白126g/L,血小板287×109/L。

用药后第7天: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75.6%,嗜酸性粒细胞0.1%,血红蛋白139g/L,血小板273×109/L。

连续静脉用药7天,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出院,出院后改为甲泼尼龙片维持口服,并逐渐减量。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十二指肠结核 下一篇:病例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2)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