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神经精神狼疮(狼疮脑病)
病例 神经精神狼疮(狼疮脑病)
作者
脱厚珍
案例诊断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脑病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0岁,患者主因“头痛、发热7日”住院。患者于住院前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6℃,自服退热药可短时缓解。住院前5日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以来无神志不清、肢体抽搐及二便失禁。7日来头痛、发热症状持续不缓解,遂来我院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腰穿检查:脑脊液初压大于300mmH2O,Pandy试验阴性,白细胞计数32×106/L,单个核细胞占90%,多核细胞占10%,红细胞计数20 ×106/L,脑脊液总蛋白78.1mg/dl,糖2.75mmol/L,氯化物114mmol/L。脑脊液涂片找细菌,抗酸染色及墨汁染色均呈阴性。初步诊断“病毒性脑膜炎”可能性大,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降颅压以及支持治疗等。

患者发病以来精神不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患者有癫痫病史10年,平素口服卡马西平,每日3次,每次0.2g;利比通,每日两次,晨服50mg,晚服75mg,两药联合应用已经4年,近2年未再发作。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及输血史。无近期疫苗接种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出生并久居北京,否认疫水接触史、疫区居住史。否认特殊毒物、药物、放射线接触史。无烟酒嗜好。

12岁月经初潮,月经规律,量中等。未婚。父母均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病病史。

查体:体温37.5℃,脉搏83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苍白、黄染,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无压痛,眉毛无脱落,眼睑无水肿,无上睑下垂,结膜未及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光反应灵敏,角膜反射存在,两侧对称。耳廓外形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粗试听力正常。鼻部外形正常,鼻孔无异常分泌物及出血,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青紫,咽部无充血,两侧扁桃体不大,伸舌居中,舌肌无颤动。颈部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未闻及颈动脉杂音。胸廓无畸形,两侧呼吸动度正常对称,呼吸节律规整,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整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侧桡动脉、股动脉、腘窝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杵状指、趾,无肌肉萎缩,无关节红肿,双下肢无肿胀。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力粗试正常,查体合作。双眼视力、视野粗试正常。视乳头边界清楚,色泽正常,视网膜无出血、渗出,动静脉走行正常,黄斑中心凹清晰。双眼活动充分,无复视及眼震,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正常。双侧颞肌、咬肌无萎缩,咀嚼有力,张口下颌不偏,双侧面部针刺觉对称正常,直接、间接角膜反射均灵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不歪。双侧听力粗试正常,Weber试验居中,气导大于骨导。双侧软腭抬举有力,腭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存在,洼田试验1级,吞咽正常。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无萎缩,转颈、耸肩有力。伸舌居中,未见舌肌萎缩及颤动。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无明显肌萎缩及肥大。双侧指鼻及踵膝试验稳准协调。无不自主运动。感觉系统检查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对称,无病理反射。颈软,Kernig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00×109/L,中性粒细胞占73.2%,血红蛋白111.0g/ L,血小板144.0×109/L。尿便常规检验未见异常。血钠、钾、氯均在正常水平。血糖、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抗链“O”233.0IU/ml(0~200IU/ml)、类风湿因子<8.1IU/ml(0~20IU/ml),C反应蛋白45.40mg/L(0~8.0mg/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IF-ANCA)阴性,抗髓性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20.0Ru/ml和抗蛋白酶3抗体(PR3-ANCA)<20.0。肝功能检查正常,乙肝5项和丙肝抗体检查阴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2.0。血总胆固醇2.53mmol/L(正常值3.9~5.2mmol/L),甘油三酯6.81mmol/L(正常值0.57~1.7mmol/L)。血和咽拭子培养均无细菌生长。快速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阴性。结明试验、ICT-TB卡试验和快速TB卡试验均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T细胞亚群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免疫印迹法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J0-1抗体和抗核糖体抗体均阴性,但抗RNP抗体呈阳性(28,29,32)。间接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阳性(1∶640),双向免疫扩散法抗SSA抗体阳性(1∶32),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金标法抗双链DNA均阴性,免疫扩散法抗RNP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示IgG明显升高达2440.0mg/dl(正常值723~1685mg/dl),IgA和IgM均在正常范围,补体3和补体4均在正常范围。甲功6项检测大致正常。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均在正常范围。多次DIC初筛检查大致在正常范围。肿瘤系列检查均阴性。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正常范围。

住院期间血常规检查发现血液系统“三系”减少,白细胞计数低至1.40×109/L,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均减少,红细胞计数3.58×1012/L,血小板94×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百分比在正常范围。重复血常规检查其数值变化不大。血分片中性杆状粒细胞15%(正常值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44%(50%~70%)、淋巴细胞38%(20%~40%)、单核细胞3%。血清铁蛋白518.40ng/m l(正常值11~306ng/m l),叶酸4.75ng/ml(正常值>52ng/ml),维生素B12 434ng/ml(正常值<190ng/ml有意义)。多次DIC初筛检查大致在正常范围。

病毒学检测:血清及脑脊液标本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型、巨细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B组6个血清型IgM抗体均阴性。血淋巴细胞巨细胞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500拷贝/ml(参考值<500拷贝/ml)。抗HIV抗体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桥上池、鞍上池轻度增宽,其余未见明显异常。鼻窦区CT扫描示双侧鼻窦炎。头颅MRI平扫及增强示鼻窦炎,余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脏及双侧肾脏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

治疗过程

住院经过:患者住院后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仍有头痛,无恶心和呕吐。使用阿昔洛韦静滴,每日750mg,治疗2周,体温仍未正常。诊断需要考虑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但检查结明三项结果均呈阴性,结合脑脊液检测结果不支持结核性脑膜炎。

鉴于化验发现患者血常规“三系”下降,血液多项免疫学指标异常,遂邀请感染科、风湿科和血液科会诊。感染科医生认为,患者体温升高有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体温在38℃左右,患者有头痛、恶心、呕吐,说明有颅压高症状,腰穿压力升高可以证明。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升高,而白细胞数为32×106/L,而且以单个核细胞为主,支持病毒性脑膜炎诊断,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头痛减轻,体温趋于正常。后一阶段发热体温均在39℃以上,呈弛张热型,发热前有寒战,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目前粒细胞计数减少,应高度警惕院内机会性感染,目前已经加用美平抗感染治疗,措施得当。此外,应当注意是否存在深静脉置管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但深静脉置管所致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阳性球菌,表现为稽留高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应当升高,以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升高,这一点与患者不符,可不考虑。患者持续高热,病初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而目前血常规检查显示“三系”减少,铁蛋白大于500ng/ml,应高度怀疑噬血细胞综合征,该病可以为原发性,也可以继发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当积极寻找原发疾病,并进行相应治疗。

血液科医生认为,目前诊断“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应当继续完善相关检查,例如骨穿骨髓活检等,以进一步明确是否“噬血细胞综合征”。

风湿科医生认为,患者系青年女性,以头痛伴发热起病。患者脑脊液检查支持病毒性脑膜炎诊断。患者住院后持续高热,多次血液检查示球蛋白升高,血常规示“三系”减少,抗链“O”升高。结合患者目前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患者原发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不除外,继续完善免疫球蛋白,补体,抗核抗体、抗ds-DNA、ENA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根据各科会诊意见,患者转入血液科继续诊治。骨髓穿刺血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偶见噬血细胞。骨髓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由于患者缺乏该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如皮疹、脱发、关节疼痛等症状,加之免疫学检测结果不支持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

风湿科医生再次会诊认为,患者血常规检测已经恢复正常,但是免疫学指标仍然异常,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抗RNP抗体呈阳性(28,29,32),间接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阳性(1∶640)和双向免疫扩散法抗SSA抗体阳性(1∶32),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患者经多科会诊和积极适当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出院,于门诊继续随诊观察。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桥本脑病 下一篇:病例 散发性克-雅病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