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6岁,因胸背痛伴咳嗽于2011年8月13日入院。患者5天前运动后出现胸背部持续性隐痛,无放射痛,深呼吸及左上肢伸展时疼痛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正常,胸片示“左下肺病变,性质待定”,肺部CT示考虑食管裂孔疝,遂来我院,门诊胸片考虑左下肺感染可能性大,予抗感染治疗,胸痛稍好转,入院前一天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8.3℃,肺部CT(图1)示左下肺团块状影。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既往体健,未行胸部检查。

图1 肺CT(2011-08-12)
左下肺团块状影
入院查体
T 36.3℃,P 88次/分,R 20次/分,BP 88/59mmHg。神清合作,发育正常,正常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腹部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9.8×109/L,N 76%↑,Hb 118g/L,PLT 290×109/L;C反应蛋白70.4mg/L↑;血沉50mm/h↑;大小便常规、血气分析、结核全套均(-);痰培养示肺炎克雷伯杆菌。
一、诊治经过
患者为青年女性,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胸背痛,咳嗽,查体左下肺呼吸音低,血象提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轻度升高,血沉快,CRP升高结合痰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拟诊社区获得性肺炎,不除外肺脓肿,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及阿奇霉素联合抗感染,患者未再出现发热,胸背痛及咳嗽较前好转,10天后复查肺部CT断层(图2)仍示左下肺团块状影,位于左下叶后段脊柱旁沟内,肿块内可见来自降主动脉的血管分支,其内密度不均匀,见类圆形低密度区,气管支气管通畅,其周可见薄片状模糊影,考虑肺段隔离症并感染,继续抗感染治疗,半月后复查肺部CT左下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缩小。

图2 肺CT(2011-08-22)
二、最后诊断
肺隔离症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