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女性,咳嗽,食欲缺乏2个月,左胸痛、低热4天,“肺炎”治疗无效
病例 女性,咳嗽,食欲缺乏2个月,左胸痛、低热4天,“肺炎”治疗无效
作者
康乃馨;章晨晨
案例诊断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60岁,因咳嗽,食欲缺乏2个月,左胸痛、低热4天,于2011年4月30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2月底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黏痰,伴食欲缺乏、乏力、盗汗,渐消瘦,未予诊治。于4月26日出现左侧胸痛,呈间断性隐痛,无放射痛,至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肺炎,肺结核待排”,予抗感染治疗,在住院期间发现夜间低热,体温最高达38.2℃,数小时后能自行退热,遂至我院。既往有“右肾结石”病史。

入院体检

T 36.0℃,T 102次/分,R 21次/分,BP 134/78mmHg,SpO97%,左腋下可触及多个绿豆-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右腋下可触及一个约2cm×2cm大小淋巴结,均质软,活动可,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3次/分,心音正常,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色素及血小板正常,WBC 3.4×109/L,N 69.0%,嗜酸性粒细胞比值10.8%↑;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sACE正常,血沉:33mm/h↑,CRP 12.4mg/L;血肿瘤标记物:Ca-125 372/L↑;抗HIV抗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抗体(-);PPD皮试:1∶2000(-),1∶10000(-),纯化蛋白衍生物(PPD)IgG、IgM(-),金标结核抗体(-),痰找抗酸杆菌3次(-);G试验、GM试验、新型隐球菌抗原均正常;痰培养2次均为正常菌群。

腹部、盆腔B超:肝脏稍大,脾大,右肾多发结石,子宫直肠窝少量积液。乳腺彩超未见异常。

治疗过程

1.诊治经过

入院初步考虑肺部病变感染及肿瘤均有可能,针对病原学进行一系列检查后无阳性发现,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间断低热,体温波动于38.0~38.5℃左右,以下午至夜间为主。肺部CT检查:双上肺可见肿块,大者约5cm×4cm大小,双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病灶,较大者直径约2cm,边缘尚清,纵隔可见多发稍大淋巴结,考虑肺癌伴肺内转移可能性大,非特异性感染并肉芽肿形成(图1)。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认为肿瘤可能性大,于5月6日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切片结果:肺泡腔内见渗出、机化,纤维组织显著增生,较多淋巴细胞,抗酸及A/P染色查菌均(-)。当时患者间断低热症状仍无改善,虽然结核感染依据不足,但不排除不典型结核可能,于5月10日开始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同时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右中叶支气管见黄色脓性分泌物,中叶开口见坏死物、管腔狭窄,余右上、下叶及左侧支气管无异常,在右中叶肺活检,病理切片结果:肺淋巴瘤样肉芽肿(Ⅱ级),免疫组化:CD20(++),CD45RO(+),CD56(-),TiA-1(-),CK(+),EBER原位杂交(+)>10/HP。

图1 肺CT(2011-05-03)

2.最后诊断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

经验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述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女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4个月,左上肺大片实变影 下一篇:病例 男性,全身皮疹、水肿、发热、关节痛、影像学示双肺间质性病变、双侧胸腔和心包积液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