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5岁,农民,因活动后气促6个月余于2008年5月9日入院。患者自诉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胸闷,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量不多。患者于2008年3月12日至20日在当地某市级医院就诊,肺CT(图1)示“双肺弥漫性病变”,考虑肺弥漫病变为“血源播散型肺结核”,于2008年3月22日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1个月无效,患者咳嗽无好转,气促进行性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拟“双肺弥漫性病变查因”收入院。患者起病后无发热、盗汗、食欲缺乏、咯血等症状,既往体健。

图1 肺CT(2008-05-04)
入院查体
T 36.7℃,P 93次/分,R 39次/分,BP 149/88mmHg。气管居中。呼吸运动急促,两肺叩诊清音,肺呼吸音稍低,可闻及中量湿啰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可提取性核抗原(ENA)14项、抗核抗体(ANA)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核全套、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HIV抗体均(-);C反应蛋白20.20mg/L↑;CEA 8.66ng/ml↑;PPD皮试1∶2000和1∶10 000均(-)。
一、诊治经过
患者为肺部弥漫性病变入院,入院后根据患者的辅助检查及前段治疗考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依据不足,于是停用抗结核药,结缔组织疾病方面检查均为阴性,血清CEA增高,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支气管镜直视未见异常,在右下叶后基底支行肺活检(TBLB),病理切片结果:肺组织内见少量癌组织,符合腺癌Ⅱ级,部分符合肺泡细胞癌改变。
二、最后诊断
肺泡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