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咳嗽半年,加重伴气促2个月于2008年8月18日入住我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阵发性,咳少许白色泡沫痰,以夜间为重,无咯血,无发热、胸痛、盗汗等症状,在当地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无好转。近2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咳嗽频繁发作,伴胸部钝痛,并出现气促,静息时亦有,与活动无明显关系,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部感染”,予头孢曲松抗感染等治疗后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于2008年8月6日来我院就诊,查胸部CT示右上叶尖后段软组织肿块,双肺间质性病变,考虑右上肺癌及癌性淋巴管炎可能。门诊电子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炎性改变,经支气管镜右上肺活检病理结果:镜下为黏膜慢性炎,切片未见癌;刷片示少量脱落上皮下细胞、淋巴细胞,未见癌细胞。起病以来体重下降约3kg。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20余年,曾服中药治疗。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入院查体
T 36.3℃,P 90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SpO295%。双肺语颤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右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脏、腹部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沉、结核全套均(-);肝功能ALT 106.6U/L↑,AST 112.9U/L↑;肝炎HBsAg(+),Anti-HBe(+),Anti-HBcIgG(+);肿瘤标志物CA125 321.64kU/L↑,CA15-3 52.74kU/L↑;随机血糖6.3mmol/L↑;血气分析pH 7.34↓,PaO273mmHg↓,PaCO250mmHg↑,SaO293%;多次痰涂片找抗酸杆菌(-)。腹部、盆腔、子宫及双附件B超均未见异常声像。肺部CT(图1)示双肺弥漫性网织结节影,纹理血管束增多,肺野透亮度降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右上肺尖后段可见一约4.3cm×3.4cm大小的软组织肿块影,边缘欠光整,有分叶,气管、支气管通畅,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无胸水征。

图1 肺CT(2008-08-06)
1.诊治经过
根据病史及影像学特点,高度怀疑肺癌,入院后再次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为支气管炎症改变。右肺1~4级支气管黏膜充血发红,以右上叶明显,稍肿胀,管腔通畅,管腔内少许分泌物,未见新生物异物及其他异常病变,于右上叶后支行灌洗及肺活检。病理结果:镜下见少量异型细胞,具有细支气管肺泡癌特征,结合临床考虑为混合型腺癌;免疫组化:CK7 (++),TTF-1(+/-),SP-A(-)。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患者因经济困难,拒绝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予以出院。
2.最后诊断
右肺腺癌(混合型)并癌性淋巴管炎,cT4Nx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