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4岁,农民,因反复咳嗽2年,加重伴气促半个月于2012年4月12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开始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偶有白色黏痰,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3月底开始咳嗽加重,少量白色黏痰,咳嗽剧烈伴有明显气促,活动后明显,休息可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抗炎及舒张支气管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但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门诊行肺通气功能+舒张试验检查:FEV1 0.99L、用药后1.23L、FEV1/FVC 56%、FEV1%61%提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舒张试验阳性;呼气相有平台,考虑大气道阻塞(图1)。门诊以“气促查因:气道肿瘤?支气管哮喘?”收住院。既往高血压病10年,无家族相关病史。

图1 肺功能检查流速-容量环
入院查体
T 37℃,P 116次/分,R 20次/分,BP160/75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7.0×109/L,N 72.2%,Hb 130g/L;血沉16mm/h,C反应蛋白5.7mg/L;肝肾功能、结核全套、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均(-)。
1.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抗炎及舒张支气管治疗效果差,诊断考虑大气道阻塞可能性大,准备行支气管镜检查,但患者气促明显,不能平卧,不能耐受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建议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遭患者及其家属拒绝、要求出院,于5月17日第二次住院要求手术治疗。5月18日行气管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气管中下段占位(图2)。遂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下段肿块阻塞,管腔高度狭窄,行高频电圈套器切除(彩图3),术后组织病理为气管黏液腺瘤,复查支气管镜未见肿瘤后痊愈出院,嘱定期复查支气管镜。

图2 肺CT(2012-05-18)

彩图3 支气管镜下表现及高频电圈套器电切治疗
2.最后诊断
气管黏液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