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男性,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20天
病例 男性,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20天
作者
杨敏
案例诊断
右中间支气管平滑肌瘤高频电切术后;阻塞性肺炎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39岁,因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20天,于2012年5月6日入院。患者2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9.0℃,伴连声咳嗽,咳少量黄色黏液样痰,自觉活动剧烈时胸闷气促,休息后缓解,无畏寒、咯血、胸痛等。至当地医院,查肺部CT(图1)示右肺门占位,伴右侧中、下肺阻塞性肺不张,建议支气管镜检查。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患者拒绝,门诊遂予以阿奇霉素0.5g每天一次静滴抗感染。治疗3天后其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但仍有活动后胸闷气促。遂入当地某市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中间支气管球形物,予以活检。病理回报:(右中间支气管新生物)为黏膜下平滑肌瘤。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既往吸烟20年,每天30支。

图1 肺CT(2012-04-19)


入院查体

T 36.3℃,P 103次/分,R 20次/分,BP 93/56mmHg,SpO294%,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气管居中,双侧呼吸运动度对称,左肺叩清音,呼吸音清晰,右下肺叩浊音,右下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6.5×109/L,N 83.4%;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肺部CT(图2)示右肺纵隔旁边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右中下叶不张,其内见含气支气管征,纵隔内见稍大淋巴结,支气管三维重建示中间支气管截断征。

图2 肺CT(2012-05-07)

治疗过程

1.诊治经过

入院后考虑患者存在阻塞性肺炎,予以左氧氟沙星600mg每天一次静滴抗感染,并于5月7日在全麻下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平滑肌瘤高频电凝切术。术中见右肺大量脓性分泌物,右中间支气管开口处见血栓样物质部分堵塞管腔,抽吸清理后于右中叶开口管壁见肿瘤蒂部,予以高频电凝切及钳夹清理治疗。术后第3天复查支气管镜见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中叶开口管壁见小肿瘤蒂部,周围较多白色坏死物,再次予以抽吸清理,并行右中叶开口支气管平滑肌瘤(蒂部)电凝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2.最后诊断

右中间支气管平滑肌瘤高频电切术后,阻塞性肺炎。

经验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述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咳嗽、发热、活动后气促1周,胸部CT示左上肺渗出、实变及部分不张 下一篇:病例 反复咳嗽2年,加重伴气促半个月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