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以乳糜胸为表现的淋巴瘤
病例 以乳糜胸为表现的淋巴瘤
作者
李澎
案例诊断
淋巴瘤Ⅳ期
导读

不同原因导致胸导管或其分支破裂或阻塞,使乳糜液溢入胸膜腔,即形成乳糜胸,约占所有胸腔积液的2%。在非创伤性原因中,肿瘤是最常见病因,接近50%,其中更以淋巴瘤多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经常合并胸腔积液,发生率达到20%,而且,在恶性胸水中发现瘤细胞的患者中有10%是NHL。大约12%的NHL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其胸水性质为乳糜性。

病历摘要

患者,女,26岁,职员。因“双颈部包块十余天,胸闷6天”为主诉于2010年2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十余天前发现双侧颈部包块,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双侧淋巴结肿大,遂进行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症状,轻咳,少量白痰,无胸痛。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示左侧胸腔积液,2天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每日引流液约100ml,引流液为乳黄色,为进一步系统诊治入我科。患者病来无发热,偶有咳嗽咳痰,为白色痰,无咯血,自诉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咳嗽时伴胸痛。自觉乏力,无盗汗,纳差,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入院时查体:T:36.5℃,P:96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口唇无发绀,左锁骨上可见3cm大小的手术瘢痕,略红,左侧颈部触及1.5cm×1cm大小的淋巴结,质软,无触痛,活动度尚可;右侧颈部触及0.5cm×0.5cm大小的淋巴结,质软,无触痛,活动度尚可。双侧腋窝可触及散在增大的淋巴结。左胸骨第4肋间与腋中线交界处置一引流管。左肩胛下区叩诊略浊,左下肺闻及少量水泡音。

入院时辅助检查:外院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肺CT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右侧胸膜局限性增厚;胸水蛋白:44.5g/L,胸水为黄色浑浊液体,李凡他反应(+),有核细胞计数167个/μl。

治疗过程

入院诊断:乳糜性胸腔积液?

治疗过程: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密切观察引流量。

化验回报,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39.5%,淋巴细胞56.4%。胸水LDH 131.8U/L,ADA 18.56U/L,细胞角蛋白19片段51.09ng/ml,我院病理科会诊外院淋巴结活检标本,结果仍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每日胸水引流量在150~200ml之间,未给予特殊治疗。

入院第5天,肺部增强CT回报:双侧胸腔积液,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胸腔及腹膜后间隙多发肿大淋巴结,伴双肾动静脉及腹腔动脉干被包绕(图1)。血沉、CRP、铁蛋白、血清LDH等指标在正常范围。

图1 双侧胸腔积液,左侧留置引流管,腹腔横结肠系膜间多发肿大淋巴结

入院第10天,患者胸闷症状较前加重,右肩胛下区呼吸音较前减弱,遂复查肺部CT,显示右侧胸腔积液明显增加(图2)。当日午后出现发热,体温37.8℃。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日一次静点。

图2 一周后,右侧胸腔积液明显增加,左侧留置引流

入院第12天行右侧胸腔穿刺术,抽出乳糜样胸水800ml。胸水送检回报:胆固醇1.15mmol/L,甘油三酯2.59mmol/L,苏丹Ⅲ染色阳性,结果支持乳糜胸。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入院第13天行骨髓穿刺,4天后骨穿结果回报: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图3)。患者转诊血液科,再次骨穿并进行免疫分型,为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先后给予VDCLP方案和FLAG方案化疗,化疗后胸腔积液消失(图4)。

临床诊断:淋巴瘤Ⅳ期

图3 骨髓中见淋巴瘤细胞

图4 化疗(6个月)后胸水吸收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胸膜间皮瘤 下一篇:病例 喉癌纵隔及双侧主支气管转移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