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中小血管坏死性肉芽肿性炎性疾病,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一种。该病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也可累及眼、耳、关节、皮肤、心脏、消化道、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WG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病,最近报道的年龄范围在5~91岁之间发病,但中年人多发,40~50岁是本病的高发年龄。我国发病情况尚无统计资料。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治疗,5年的生存期可达87%。由于这一疾病是以Friedrich Wegener医生名字命名,而Wegener医生在二战期间是一名纳粹党徒,因此,2011年美国和欧洲的风湿和肾脏病等学会均建议将此疾病更名为“肉芽肿伴多血管炎”。
女患,58岁,于2010年2月25日因反复咳嗽、咳痰,眼部红肿5年,加重伴发热及呼吸困难2个月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5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断咳嗽,咯少量白痰,同时伴有双眼红肿、视力下降。五年中曾因双眼红肿、结膜充血多次到各大医院眼科就诊。先后诊断为“双眼角膜炎;双眼结膜炎;双眼白内障”等,5年中间断口服或静滴抗生素,咳嗽咳痰等症状时有缓解,但眼部症状无明显改善。2个月前上述症状有所加剧,咳嗽加重,咳黄痰,伴有发热,最高体温38.7℃,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双眼充血加剧,视物模糊。近1个月又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患者为农民,否认长期用药史;否认饲养鸽子及其他宠物史;否认食用不洁食物及生食肉类史。生活及工作环境无特殊霉变物品接触史。
入院查体:T:38.2℃,P:92次/分,R:24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听力:重听。双眼结膜充血,视力下降。呼吸略急促。口唇无发绀。鼻塞,鼻形增宽,呈鞍鼻畸形。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全身皮肤未见结节或皮疹。神经系统查体正常。
入院时辅助检查:白细胞:11.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39%,红细胞3.3×1012/L,HB 95g/L,PLT 675×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阴性,红细胞:24/HP,白细胞:6/HP。肾功能:Cr 63.3μmol/L,BUN 4.2mmol/L。血气分析:pH 7.429,PaO2 53.0mmHg,PaCO2 46.6mmHg,K+ 3.13mmol/L。肝功能:ALB 26.8g/L,AST 52U/L。CRP 25.7mg/L。血沉:65mm/h。入院时肺CT示(图1):双肺多叶、段渗出性病变,双肺多叶段结节及小结节病变。

图1 2010-2-10肺CT:双肺多叶、段浸润病灶,双肺多叶段结节及小结节病变
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Ⅰ型呼吸衰竭;血尿原因待查;结膜炎
治疗经过及疾病变化:入院后给予静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莫西沙星抗炎,多索茶碱改善气管痉挛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仍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神情萎靡。复查肺CT平扫:双肺多发结节病变未见减少,部分结节较前略微增大。鼻部CT:双上颌窦、筛窦炎,鼻腔前上部见密度增高影,边缘不规则(图2)。

图2 鼻部CT:双上颌窦、筛窦炎,鼻腔前上部密度增高影,边缘不规则
进一步化验检查回报如下:总IgE 66.15IU/ml,IgA 2.11g/L,IgM 0.465g/L,IgG 13.20g/L,SACE 29U/L,ANA 1∶100阳性,p-ANCA:阳性,类风湿因子:32.5IU/ml,复查尿常规,RBC:24/HP。行鼻部黏膜活检,病理汇报:见少许鳞状上皮,上皮下见肉芽组织形成,另见大量出血坏死,炎症渗出(图3)。

图3 上皮下见肉芽组织形成,另见大量出血坏死、炎性渗出
临床诊断:WG
给予甲强龙40mg每日一次静点。环磷酰胺1.0g(分2次静滴)。3天后甲强龙改为泼尼松50mg每日一次口服。
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呼吸困难明显缓解。2010-03-18复查肺CT较前相比斑片影明显吸收,结节减少(图4)。2010-03-19患者出院。出院时口服泼尼松片40mg/d。

图4 2010-3-18肺CT:炎症明显改善吸收,结节减少
2010-04-24随诊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88.7%,淋巴细胞6.4%,淋巴细胞绝对值:0.7×109/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307×109/L。血气离子分析:pH 7.448,PaCO2 37.8mmHg,PaO2 86.6mmHg,K+ 3.5mmol/L,Na+ 137mmol/l,SaO2 96.5%。尿常规:隐血-,红细胞-,白细胞-。肾功能:正常。肝功能:ALB 33.7g/L,AST 10U/L。血沉:11mm/h。p-ANCA-,c-ANCA-。肺CT提示:双肺多叶、段病变较前部分吸收改善,左肺舌叶小斑片状实变范围较前减小,余所见基本同前片(图4)。继续每月应用环磷酰胺1.0g静点(共分5次),泼尼松30mg/d。
2010-06-04随诊复查:症状明显好转,无任何不适主诉,无呼吸困难,视物清晰,听力明显恢复。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8×109/L,中性粒细胞72%,血红蛋白122g/L,红细胞4.0×1012/L,血小板274×109/L。血气离子分析:pH 7.44,PaCO2 39.3mmHg,PaO2110mmHg,SaO2 98.2%。尿常规:隐血-,红细胞-,白细胞-。肾功能:正常。肝功能:白蛋白36g/L,AST 9U/L。血沉:10mm/h。p-ANCA:-,c-ANCA:-。肺CT:肺部结节影较前明显减少(图5)。每月应用环磷酰胺1.0g静点(共分5次),泼尼松20mg/d。

图5 2010-6-4肺CT:肺部结节影较前明显减少
2010-11-23随诊复查:血常规:白细胞5.3×109/L,中性粒细胞61.1%,血红蛋白130g/L,红细胞4.0×1012/L,血小板280×109/L。血气离子分析:pH 7.42,PaCO2 40.9mmHg,PaO2 85.2mmHg,SaO2 96.6%。尿常规:隐血-,红细胞-,白细胞5.6/HP。肾功能:正常。肝功能:白蛋白正常。p-ANCA:-,cANCA:-。肺CT:肺部结节影基本消失(图6)。环磷酰胺1.0g静点(累计环磷酰胺剂量:8g)。

图6 2010-11-23肺CT:肺部结节影基本消失
1.累及到中轴鼻部、耳部、眼部病变,肺部病变及肾脏病变的患者,应高度警惕WG。
2.尽早获得病理学依据,对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3.对于WG的治疗,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效果有限,应加用环磷酰胺等细胞毒类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