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口腔干燥症,还可以累及其他重要脏器如肺、肝、胰腺、肾脏及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复杂的临床表现。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后者是指与另一诊断明确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硬化病等并存的干燥综合征。
患者,女,53岁,2012年1月13日以“气短10余日”为主诉入院。
患者1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时气短,并进行性加重,间断咳白色泡沫样痰,无痰中带血。自行口服“阿莫西林”治疗,效果欠佳。于外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示双肺弥漫间质性改变,予“一清颗粒”口服治疗。用药后出现前胸部红色丘疹,伴瘙痒,无水泡无破溃,停止用药后皮疹减轻,但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可平卧,无夜间憋醒,气短致活动受限。患者病来无发热,无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尿频尿急,否认关节肿痛病史。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既往健康。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有石棉等特殊物质接触史,否认有长期用药史。
入院时查体:T:36.9℃,BP:110/70mmHg,P:80次/分,R:20次/分。神清语明,双手远端、躯干及双下肢近端皮肤可见红色斑疹,边界不清(图1),口唇及四肢末梢无发绀,浅表未及肿大淋巴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吸气末帛裂音。心音纯,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和额外心音。腹平软,肠鸣音4次/分,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图1 双手远端、躯干及双下肢近端皮肤可见红色斑疹,边界不清
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6×109/L,NE%:70%,EO%:4.57%,RBC:4.08×1012/L,PLT:187×109/L;肺CT平扫:双肺透过度减低,胸膜下和双肺下叶多发高密度斑片影及磨玻璃密度阴影,小叶间隔增厚(图2)。常规肺通气检查: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管功能正常。

图2 双肺透过度减低,胸膜下和双肺下叶多发高密度斑片影及磨玻璃密度阴影,小叶间隔增厚
入院诊断:间质性肺疾病
入院后诊治经过:给予富露施(N-乙酰半胱氨酸)0.6g,日2次口服抗纤维化治疗。完善动脉血气分析、抗核抗体系列、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检查,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检查及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辅助检查回报:动脉血氧分压:70mmHg;CRP:5.56mg/L;类风湿因子:26.4IU/L;抗核抗体:1∶3200阳性,抗-SSB抗体:强阳性;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正常;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3%,分叶核细胞4%,淋巴细胞83%。
追问病史,患者平素经常口干,但眼干不明显。进一步行唾液腺核素检查及泪腺分泌试验,结果双唾液腺、腮腺排泌功能减低,基础泪腺分泌试验:右眼14mm/5min,左眼5mm/5min,左眼泪液分泌不足。同时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回报:肺泡间隔增宽,间质纤维化,透明样变性,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图3)。

图3 肺泡间隔增宽,间质纤维化,透明样变性,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