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PTE是肺栓塞最常见类型,占肺栓塞的绝大部分,除此以外肺栓塞还包括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过去我国医学界曾将PTE视为“少见病”,但这种观念近年已发生彻底改变,诊断病例数明显增加。但目前我国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由于其发病过程较为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需要特殊的检查技术,使PTE的检出率偏低,临床上存在严重的漏诊和误诊现象,对此应当给予充分关注。
患者,女,48岁。2009年3月3日,以“气短3个月,加重5天”为主诉入院。
3个月前,患者自认为“着凉”后开始出现气短、胸闷,伴有活动后心悸,头晕、下肢乏力,休息后可好转,偶有咳嗽时胸痛。无发热,无咯血,无晕厥。于当地医院以“心脏病”为诊断,给予营养心肌治疗,无好转。5天来气短加重,伴有呼吸困难,为系统治疗来诊。于急诊行ECG检查发现:V1~V4呈QS波,行冠状动脉CT检查,诊断为“肺栓塞”,收入院。病来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抽搐,无意识障碍。二便正常,饮食睡眠可。既往史:20年前因农药中度,血液置换治疗,输血800ml,无不良反应。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长期口服避孕药史。否认近期手术史、骨折史。但患者平素每天打麻将,坐位不活动约4小时。
入院查体:T 36.5℃,P 88次/分,R 25次/分,BP 114/88mmHg,SaO2 98%(鼻导管吸氧2L/分),神清语明,呼吸略急促,口唇和四肢末梢无发绀。胸廓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V肋间,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和额外心音。全腹平,柔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下肢髌骨下缘10cm处周径,右侧为31.5cm,左侧32cm。
入院时辅助检查:冠脉CTA:双侧肺动脉栓塞(图1);心脏彩超:右心系统增大,右室内径25mm,右房58×55mm,室间隔略偏向左室,三尖瓣反流,间接测肺动脉压力76mmHg,射血分数53%;双下肢彩超:左下肢腘静脉局部血栓形成。右下肢深静脉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117次/分,SⅠQⅢTⅢ改变,V1~V4T波倒置,V5R/S<1(图2);动脉血气分析:pH:7.471,PO2:90.2mmHg,PCO2:32.6mmHg;D-二聚体:189U/L;肌钙蛋白:0.02μg/L;血常规:WBC 7.3×109/L,NE% 67.8%,淋巴细胞百分比24%,HB 133g/L,PLT 179×109/L。

图1 左侧为2009年3月3日冠脉CT,显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左、右下肺动脉内均可见造影剂的充盈缺损;右侧为2009年9月16日复查影像,未见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征象

图2 心电图呈SⅠQⅢTⅢ改变,V1~4T波倒置,V5R/S<1
入院诊断:肺血栓栓塞症,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经过及疾病变化:入院后给予心电血压血氧监护,吸氧,绝对卧床,低分子肝素0.1U/kg抗凝治疗。入院第三天给予rt-PA溶栓治疗,继之低分子肝素加口服华法林至INR 2~3之间,稳定两天,停用低分子肝素,维持3个月,同时改变生活习惯。6个月后复查肺增强CT(图1),栓子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