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当前世界上成年人传染病中的主要杀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世界性流行和耐药结核病,结核病的控制将受到更严重的威胁。我国及东南亚国家统计资料表明,HIV/AIDS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占呼吸道感染重要地位,重视HIV/AIDS相关呼吸道感染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男性,30岁,以“发热1个月,咳嗽2天”为主诉于2011年2月9日入院。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咽痛,最高体温39.0摄氏度,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寒战,无明确时间规律性,无关节疼痛,无皮疹及皮肤破损,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腹痛腹泻,就诊于多家医院,行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有白细胞增高,应用阿奇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帕珠沙星等抗感染治疗并口服泼尼松片5片日2次10天无效,2天前患者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无咯血,咳痰无异味,无呼吸困难。病来患者无胸闷气短,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近一个月减轻5kg。既往史:一年前曾患面神经炎,于当地医院针灸治疗后已治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入院查体:T:37.7℃,P:10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神清语明,步入病室,查体合作。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和四肢末梢不发绀,咽部充血,舌面及颊黏膜可见白色乳块样物,擦拭不去。颈软,气管居中,呼吸平稳,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纯,心率104bpm,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和额外心音。腹平坦,柔软,肠鸣音3次/分,左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时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7×109/L,NE%:86.5%,RBC:3.7×1012/L,HB:118g/L,PLT:399×109/L。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9U/L。肺CT(图1):纵隔多组淋巴结明显肿大、融合伴大面积坏死,双肺多发细小结节病变,尤以左肺为主,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图1 纵隔多组淋巴结明显肿大、融合伴大面积坏死,双肺多发细小结节病变,尤以左肺为主
入院诊断:肺内感染;纵隔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口腔念珠菌感染
入院后给予患者广谱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并同时完善入院常规检查。辅助检查回报:HIV待确证,TPPA及RPR均阳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结核抗体:弱阳性。C-反应蛋白:190.00mg/L。血常规:白细胞:2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7.8%,淋巴细胞百分比1.6%,红细胞:3.4×1012/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214×109/L。肺炎支原体抗体:1∶80;谷丙转氨酶:87U/L;谷草转氨酶:41U/L;尿素:11.45mmol/L;肌酐:95μmol/L;经广谱青霉素治疗3天体温无下降,患者基础状态恶化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表现,调整治疗方案为美罗培南0.5g q8h静点联合左氧氟沙星0.5日一次静点治疗,48小时PPD试验阴性,72小时PPD试验也为阴性。入院第4天痰结核菌涂片及培养均为阳性,HIV确证试验为阳性。复查肺CT发现:右上纵隔和隆突下坏死淋巴结破溃,与右主支气管交通,形成气囊腔,纵隔气肿。肺内弥漫性分布形态、密度、大小不等的结节,部分结节周围见模糊斑片影(图2),支持纵隔淋巴结结核破溃、经支气管结核肺内播散,转入专科医院继续治疗,随访患者经4联正规抗结核治疗3周后,体温降至正常。

图2 右上纵膈和隆突下坏死淋巴结破溃,与右主支气管交通,形成气囊腔,纵隔气肿。肺内弥漫性分布形态、密度、大小不等的结节,部分结节周围见模糊斑片影
确定诊断:纵隔淋巴结结核;肺内播散性结核;AIDS;慢性乙肝;梅毒;口腔念珠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