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曲霉病是由曲霉属感染或吸入曲霉属抗原所引起的一组急、慢性肺部疾病。包括过敏性反应性的曲霉病、寄生性曲霉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曲霉为条件致病菌,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损伤时易受感染。IPA又称继发性肺曲霉病,多在原有肺部慢性病或严重基础病的基础上,特别是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时,因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发生的曲霉感染。
患者,男,44岁。以“发热伴咳嗽咳痰12天,呼吸困难9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12天前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7.9℃,伴咳嗽咳黄白色黏痰,偶有痰中带血丝,无畏寒寒战,无肌肉关节痛。自行口服“抗菌药”(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9天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息明显,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行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支气管炎”,先后应用“马斯平、泰能、哌拉西林”等药物抗感染治疗9天,发热及咳嗽咳痰症状较前有所好转,呼吸困难症状加重,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诊。患病以来无咽部疼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饮食睡眠差,二便正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既往健康。
入院查体:T:37.9℃,BP:120/90mmHg,P:120次/分,R:24次/分。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口唇和四肢末梢无发绀,无咽赤。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听诊呼吸音弱,可闻及吸气末干鸣音,未闻及湿啰音。心律齐,心率120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和额外心音。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2.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6%,淋巴细胞百分比:3.0%,红细胞:5.26×1012/L,血红蛋白:157g/L,血小板:291×109/L。尿常规:尿蛋白:2+,酮体:2+,葡萄糖:2+。空腹血糖:13.11mmol/L。动脉血气分析:pH:7.50,PaO2:63mmHg,PaCO2:30mmHg。外院肺CT:双肺多发小斑片影和细小结节影,以双肺下叶为著,可见支气管扩张及管壁增厚(图1)。

图1 (外院肺CT):双肺多发小斑片影和细小结节影,以双肺下叶为著,可见支气管扩张及管壁增厚
入院诊断:1.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2.低氧血症;3.2型糖尿病?
诊治过程及病情变化:入院后给予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g q12h联合稳可信(万古霉素)1.0g q12h静脉点滴,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感染及稳定血糖治疗。同时反复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痰液的结核菌、细菌、真菌涂片及培养,血培养,以及结核抗体、G-脂多糖、1-3-β-D葡聚糖、CRP、血沉等检查。实验室结果:血常规:白细胞:21.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4%,淋巴细胞百分比:3.5%,红细胞:5.0×1012/L,血红蛋白:153g/L,血小板:257×109/L。尿常规:尿蛋白:1+,葡萄糖:2+。肝功能:总蛋白:66.2g/L,白蛋白:28.6g/L,谷丙转氨酶:85U/L,谷草转氨酶:37U/L,空腹血糖:11.50mmol/L。ESR:60mm/h,CRP:231.00mg/L,1-3-β-D葡聚糖:144.45pg/ml,G-脂多糖:20.16,总IgE:550.4ng/ml,结核抗体:阴性。肝炎病毒、HIV结果均阴性。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
入院第四天,患者症状仍没有明显缓解,体温峰值在38℃左右,仍有呼吸困难、喘息,查体双肺仍呼吸音弱,及呼气相干鸣。复查肺CT。
入院第五天,肺CT(2012-01-13,距外院肺CT检查9天后影像)显示:双肺多叶段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沿支气管走行见多发结节影和高密度磨玻璃斑片影,双肺斑片影及小结节影明显增多,以下叶为著(图2)。根据患者影像学改变特点,考虑为曲霉菌感染可能性大。反复追问病史,没有发现患者在近期内暴露于高浓度霉菌环境的病史。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进行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镜下气管、支气管黏膜广泛被覆黄白色膜状物,不易吸出,触之易出血(图3)。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曲霉菌感染,同时加用甲强龙40mg每日一次静脉点滴,控制气管过敏反应,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图2 距外院肺CT(图1)检查9天后影像:双肺多叶段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沿支气管走行见多发结节影和高密度磨玻璃斑片影,双肺斑片影及小结节影明显增多,以下叶为著

图3 气管、支气管黏膜广泛被覆黄白色膜状物,不易吸出,触之易出血
入院第八天,患者目前仍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症状较前无明显变化,体温37.5℃左右,双肺听诊呼吸音弱,双下肺可闻及干湿啰音。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8.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2%,淋巴细胞百分比:4.9%,红细胞:4.3×1012/L,血红蛋白:140G/L,血小板:257×109/L。肝功能:总蛋白:68.7g/L,白蛋白:24.70g/L,谷丙转氨酶:163U/L,谷草转氨酶:48U/L。CRP:263.00mg/L。五次痰涂片查结核菌及结核菌培养:阴性。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烟曲霉生长。由于两性霉素B尚未达到负荷剂量,加用威凡(伏立康唑)200mg日二次静脉点滴。
此后一周左右时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正常,呼吸困难、喘息症状基本消失,停用甲强龙。两性霉素B逐渐加量至50mg/d后维持,停用伏立康唑静脉用药。两性霉素B应用10天后,患者开始出现低钾血症,不断调整每日补钾剂量,直至每天最大补钾量达到20g,维持血钾3.0~3.5mmol/L左右。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5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8%,红细胞:3.71×1012/L,血红蛋白:113G/L,血小板:243×109/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5U/L,谷草转氨酶:14U/L。CRP:63.4mg/L,1-3-β-D葡聚糖:<10pg/ml,总IgE:110ng/ml。复查肺CT(2012-02-04):距前次肺CT检测21天后,支气管扩张无明显改善、斑片影有所减少,实变影有所增加,左肺上叶空洞形成(图4)。

图4 距前次肺CT(图2)检测21天后影像,支气管扩张无明显改善、斑片影有所减少,实变影有所增加,左肺上叶空洞形成
应用两性霉素B累计量达到1.5g后,患者选择出院口服威凡(伏立康唑)200mg日两次,继续随访。
临床诊断:1.侵袭性肺曲霉病;2.低氧血症;3.2型糖尿病